“我就不信我運氣這么差,”
方青山有些憤憤不平的想到。
傳說中的主角,游歷四方,那個不是隨便走個地方就遇到什么洞府密藏,得到各種寶物,而且都很是珍貴的那種。
哪像自己,天高三尺,也只是收獲一些在后世看來珍貴,在當下眾人眼里其貌不揚的東西?
故而,他心心念念的想要前去,傳說中的不周山,以哪里靈寶的密集程度,想來不會讓自己失望。
于是,方青山立刻放棄了慢吞吞的腳步,將遁術施展開來,目標直指不周山。
方青山雖然只是大羅金仙圓滿,還沒有突破準圣,但是與準圣相比也差不到哪里去。
而他的遁術,隨便施展一門,化虹之法,神橋之術,血遁......都是洪荒絕頂,速度之快,幾乎可以說冠絕洪荒。
非是天賦異稟,不要說同境界,便是高出一個境界,速度也沒有他快。
然而,這一次,方青山總算是理解了什么叫做望山跑死馬,明白了洪荒之大。
不周山鼎立洪荒,不論是在洪荒那個地方,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似乎距離自己并不是很遠。
但是當真的想要趕到不周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眼睛欺騙了自己,距離產生不了美。
以方青山的速度,都有這種感覺,可想而知,其他生靈是種什么感受。
恐怕除了準圣以上的高手,或者就出生在不周山附近的生靈,一輩子恐怕也只能遙望這座洪荒第一神山。
后世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說法,這個時候的生靈恐怕也有以登不周山為榮的心態。
五千年,方青山一刻不停的趕路,還是花了整整五千年的時間這才靠近不周山。
雖然還沒有來到不周山腳下,但是那種蒼茫已經讓人有些窒息的感覺了。
可想而知,不周山腳下,甚至不周山頂是一種什么感覺,而且現在還經過了兇獸,龍鳳,道魔大戰的折騰,那之前,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情況。
高山仰止!
方青山不由得被不周山的雄壯與莊嚴深深地震撼了,盤古,果然不愧是流傳諸天萬界的傳奇。
不周山!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
郭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市處,因名云。”
《大荒西經》:又云“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至于為什么叫不周,自然共工氏怒觸周山,天柱倒,自然就不周了。
現在自然還沒有發生巫妖大戰,所以應該叫周山。
放眼整個洪荒,恐怕也只有盤古脊椎所化的這座山敢取這個名字了吧。
再說不周山,方圓億萬里,絲毫不比血海,或者四海,四方來得小。
高不知幾許,直聳入三十三天外。根不知幾許,直插地肺。
山上先天靈氣幾乎變為液體,各種靈藥遍地。要不是有盤古威壓鎖住,恐怕寶光沖霄,整個洪荒都能看得見。
可惜雖然都知道不周山多寶,但是對很多人來說卻只是望而卻步。
一來是距離,再有便是盤古威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