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金云降到半空,忽然分為四道金光,其中最為粗大的兩道各占功德總量的三成,落在帝俊、羲和二人的頭上。
羲和與帝俊乃是天婚主角,此番成就天婚,三綱因此傳遍虛空,所以所得功德最多,女媧身為媒人兼主婚人,得了兩成功德,剩下兩層卻是被紅繡球這件姻緣至寶給收了進去。
帝俊,女媧,雖然吸收了功德,但是修為卻沒有絲毫進步。
帝俊是因為如今修為進無可進,功德雖好,但是顯然還不足以打破桎梏。
而女媧卻是因為修為太高,這點修為同樣不足以讓她繼續提升。
紅繡球吸收了功德,品級也同樣沒有提升,畢竟他本身便是最頂級的先天靈寶。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底蘊增強就不說,開啟了姻緣功能,還多了一個殺人不沾因果的功效。
倒是羲和吸收天婚功德之后,修為居然直接突破了準圣后期,成為了妖族之中僅次于一帝三皇的存在,還在妖師鯤鵬之上,看得鯤鵬一陣羨慕嫉妒恨,眼眸之中閃過一絲陰霾。
天婚之后,洪荒漸漸恢復了平靜,雖然各方實力都暗暗的秣馬厲兵,但是總的來說卻是沒有鬧出多大的動靜。
不像先前,不是圣人出世,便是造化種族,或者煉制先天至寶,或是世界融合,一會兒山崩地裂,一會兒功德加身,時而天花亂墜,地涌金蓮,時而煞氣沖霄,血洗天下,異象連連,不一而足,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當然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為搞事情的人都或是閉關,或是有事情要忙。
一時間,洪荒倒是熱鬧了起來。
不知是不是靜極思動,趁著這番難得的平靜,很多人開始行走洪荒,散散心,碰碰機緣。其中便有三清。
說道三清游歷洪荒,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昆侖山上鬧矛盾了,老子為了調和兩位兄弟,便拉著他們一起出來走走。
而什么矛盾,為什么發生矛盾,這件事還有追溯到三清立教以及收徒。
原始天尊立闡教,講究的是順應天意,而通天教主立截教,講究的卻是鉆天道的空子,截取一線生機。
先天上,兩教便站在了對立面。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
偏偏兩人收徒的理念也不同。
原始天尊最重跟腳,走的是精英系,看不起披毛戴角之輩,卵濕化生之徒。
而通天教主呢?卻是廣撒網,多撈魚,有教無類,但凡有緣只要遇到,只要能來聽道,他便收下,也不管好的壞的,精英還是**絲。
所謂有其師必有其徒。
兩方教主的態度自然便影響到了下一代。
再加上通天門下委實是有很多桀驁不馴,敗壞門風的不孝弟子,于是這矛盾就越來越大。
元始天尊本來就看不慣這些孽障,又將好好的一個昆侖山弄得烏煙瘴氣,不收拾收拾,豈不是怪事?
只是通天護短,自己的弟子就算是犯錯了,自己教訓,也輪不到旁人,即便是兄長,更何況原始還有些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