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去與小姐妹逛街聊天,聊了好多,聊兩性話題,這個兩性話題也指的是性生活。
對于她男友帶她去酒店有沒有做那種事的話題,畫面聊天一度尷尬。
作為小姐妹,這種話題也能說出口,聊起來,確定是很需要坦誠相待的,細節的精致描寫闡述,讓我腦海想了很多。
她骨子里是很傳統的,她不愿意,沒有發生,男友也沒有強迫發生。
她告訴我,作為女孩,必須堅守底線。
后來,小姐妹跟男友分了。
分的原因有很多,小姐妹沒有說下去,你很好,你也不差。
小姐妹說,沒有拿結婚證,就不做那個事。
加上小姐妹的媽媽也是時常把這些話放嘴邊告戒,每說一句話的時候,都是在不斷提醒自我。
想想我自己,一直以來沒有什么底線,沒有什么特殊的原則,這大概就是我悲劇的來源,噩夢的開端,慘痛的開始,索性我很樂觀,即使有不好的事件,我也總能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何況我沒有發生什么不幸的故事。
我也曾拒絕過,但是我拒絕不了他,即使有下一次,我還是愿意跟他發生。
大概這一眼我就看上了他。
就從那天第一天見面開始,那句:以后我陪伴你,那句:余生我陪你走,那句:以后發生的一切都有我,那句:見到你,我想到了未來,那句:見到你,我有想過結婚這個話題。
或許是因為兩個人,孤單寂寞的心,彼此想找個地方停靠一下,因而互相溫暖了對方。
可是我突然發現,別人眼中的我不會跟人婚前發生關系,是個守住原則,矜持到底,骨子里的我是特別傳統的,雖然如今的社會是開放的,但是并不影響我一人獨行。
即使發生了,也是正常的。
這是他們其他人的想法,他們知道在我身上不可能,可見我平時給他們的感覺是有多么的刻板。
但是我卻發生了,沒有堅守底線。
媽媽提到這點,我默默在旁邊,什么也沒有說,反正這個故事已經過去2年多了,我也都忘記差不多了,不提這個事,可能這個人我也忘記了。
于是我想將這些寫下來,沒有什么別的意思,單純就是簡單,為了記錄,我不抱怨生活,不抱怨一切,我是那個熱愛生活的鄉下妹子——漫希。
我媽說了一段故事,這是她真實的案例。
當年我爸去找我媽的時候,通過相親,認識幾天,我媽來到我爸家里住。
我爸就有點火急火燎的想要做那個事,我媽聽了我外公的話,分房睡的,即使躺在了大廳10多個人睡覺的地方一點也不尷尬,總比是兩人單獨睡在一起空間好。
我外公是個鄉村干部,是個**黨員,分析事情,思考問題很是周到,我媽在我外公的教育下,真的很是勤快,雖然不認識字,卻總是讓我豎起大拇指夸夸我親愛的媽媽。
然后我媽說,到時候,該做那個事的時候,再順其自然,理所應當發生,沒有結婚就做那個事,不符合倫理常理,其實老一輩的人懂得的道理,那些真的很多。
相比較,我奶奶這邊都沒有這些教育,外公對我媽的教育比較多,本質上是說,不能與男生未婚前發生關系,不管是否采取了安全措施。
不是因為觀念保守,是必須這樣,才能贏得尊重,贏得欣賞。
如果真的是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了這些問題,盡能力把所發生的問題傷害減少到最小。
這是我的媽媽第一次跟我暢聊這么久,談論的如此深刻,僅僅是因為我前幾天相親見到的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