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話不說,由許三帶路,二人直接上山。
對于普通人來說,千米高的雄峰怎么著也得爬個把小時,更別說這種遍是嶙峋山石,沒有一條上山路的野峰,想要上去,沒個三四天的功夫根本不行,不過對于如今的林晨和許三而言,這點事根本就不能叫做事,它們一個會飛,一個善于攀爬,并且全部都皮糙肉厚,自帶回血buff,山體外長的那些如刀子一般鋒利的荊棘,碎石對他們而言分分鐘鐘就可以踏平。
……
三十多分鐘后。
雄峰山頂。
在許三的指引下,在一處足足一人多高的灌木叢后,林晨發現了一片約么有將近十個操場一般的大小的湖水。
湖水湛藍,很是清澈,但卻看不到一條游魚,甚至是貝殼類,水草類的生物。
“還真的是!”
林晨雙眼一亮,他之前在圖片上見過咸水湖,和眼前這條極為相似。
湖水不外泄,鹽分通過徑流源源不斷地從流域內向湖泊輸送。在強烈的蒸發作用下,湖水越來越咸,鹽分越積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咸水湖,也就是鹽湖。
鹽湖往往都是死水湖,里面鹽度太高的原因,所以很少能有生物在里面生活。
林晨騰空而起,巨大的肉翼揮動起陣陣狂風,打眼望去,可以明顯看到環湖的外圍有一圈圈銀白色的鹽帶,宛若戴在鹽湖上的美麗項圈一般。
“真的是鹽湖,而且品質還很高,曬出來的鹽巴雜質應該不會很多。”
半空之中,林晨繞著整汪咸水湖賺了好幾圈,越看越興奮。
“許三,這次你做的很不錯!”回到地面,林晨走到許三跟前,重重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對方既然知道鹽湖,自然就會想到鹽湖的真正價值所在,但即使如此,許三還是在第一時間告訴了他,忠心可嘉,值得鼓勵,
有功就賞,有過則罰。
不過林晨暫時并沒有想到如何嘉獎許三,所以只能暫時口頭褒獎一番。
……
……
鹽湖發現之后,下一步就是曬制食鹽,這是一個技術活,好在林晨之前上化學課的時候曾經專門學習過相關的知識。
一般來說,咸水曬鹽的時候需要兩個池子。
一個蒸發池,用來白天曬蒸發水分,一個結晶池,繼續把蒸發好的液體日曬。
這個時候,咸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也就是粗鹽,磨細了就是細鹽。
首先,需要建成一個個方形池,面積的不能太大,八尺左右就可以,這個池子叫做灘池,灘池由上而下逐個挖低,落差一般為3寸,上下池之間開有池門,用以向下流水。
鹽灘建成后,還要整灘。將池內泥土挖松,晾干,然后將池內海水排出晾干,用光礅壓實壓平,結晶前要將底池爛泥清除干凈,抹光壓實,數日后就會化鹽。
曬制食鹽雖然是一門技術活,但技術含量并不高,畢竟根本記載,早在商周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登上歷史的舞臺,唯一要求比較高的其實是對量的把握,這是個熟能生巧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