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明標,往往是最為簡單的。
“按照規矩,起價為三百萬兩,三次競價之后若是有出價者則繼續出價,若是沒有出價者,則是按照每次五十萬兩銀子降價,跌破一百萬兩之后,按照每次十萬兩銀子降價,底價為五十萬兩。”司務說道。
范閑笑了笑,這和傳統的招標并不一樣,說白了,這其實就是一個拍賣。
因為這個年代你不可能讓明家出什么標書,發出招標通告和招標單,品種、數量和有關交易的條件,并且提出時間、地點、還有承包的工期這一系列的東西。
他是一個反向存在的,其實就是在拍賣銷售資格和精加工的資格,因為內庫他雖然具有龐大的制作車間,但是他并沒有任何的銷售渠道,你總不能每天讓長公主這個皇親國戚,站在大街上推銷她的肥皂洗東西洗的多么干凈吧
所以其實并不是他們在招標,而是在賣標,明碼標價的將全天下都生產不出來的產品,給這些人精加工或者是直接賣出,而剩下的銀子按照一定比例分成,這樣才是他們所謂的招標。
“看來娘的腦回路也不是特別的清奇啊。”范閑自言自語嘟囔道,“這樣讓我來說,非得分出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級經銷商來,層層剝削,這才能有利所圖。”
好在葉輕眉不是這樣的,不然范閑能不能出生都是個問題。
“各級分成按照以往的比例計算,精加工者要接受隨時的審計和調查,并且采用全方面開放的工廠,且不得以內庫的名義加工,不得以內庫的名義售賣,不得以內庫的名義以權謀私,若是環節出現了問題,及時整改,一個月內沒有整改,則取消交易內容,款項不退”
巴拉巴拉。
真能巴拉。
反正是說了一大堆,把興致勃勃的人們說的都有些昏昏欲睡了。
“現在開始競標。”
這六個字才是人們想要的。
所有的人該直起腰版的直起來了,該瞪大眼睛的也都瞪大了。
另一個司務走了出來,他拿起了一張紙,說道,“第一標,三大坊生產坊,掛標售出。鹽。”
所有人怔住了
鹽
官鹽要交到私人的手里
薛青一愣,他直接站了起來,看向了一旁的范閑,“欽差大人,這是什么意思”
范閑嘆息了一聲,點了點頭,示意繼續看下去。
赫然,史闡立走了出來,而他的雙手一撐,這一個動作,在場沒有一個人敢繼續站著了。
圣旨
“圣旨在此,如面陛下,爾等不跪,是要讓我稟報上蒼,給你們一個大不敬的罪名嗎”史闡立怒道。
倒是也不難理解,一個普普通通的江南商人見過圣旨長什么樣子當然沒見過,你這突如其來往出一掏,天知道你掏出來了一個黃燦燦的什么東西。
但是話說到這兒了,沒人敢不跪著,除了范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