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城地處京都城東南幾百里,是一個寶地。
這里處于京都城和江南必經之路,畢竟是繁華的地帶和政治中心交匯的地界,人走得多了,也就會達到一個人杰地靈的說法。
只要說得多了,就聽得多了,慢慢的也就屬實了。
而滄州城和儋州城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儋州城是在京都城東方,也就是靠近海邊的地方,那里的漁業和船舶運輸是主要的經濟手段,而滄州的經濟實力就強大的多,再加上這里培養出的官員多,所以經濟帶動的更加的迅速,在曾經滄州城沒有州府建制之前,都是有被人喚作小京都的說法。
既然敢號稱小京都,沒出過一兩個大人物是不行的,這些滄州城的吹噓也都是來源于一個人,崔振。
崔振的名號在前幾十年,幾乎是慶國國內最響亮的,在小京都城滄州地界里,你可以不知道皇帝的真名叫什么,但是你真的不可以不知道崔振的名號。
在先皇在位的時候,滄州城流傳著一句非常著名的話,“武有謝流云,商有慶華堂。”這慶華堂就是崔氏的企業,崔氏的龍套交椅可就是崔振坐守著。
崔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曾經在滄州設下山海宴,耗銀一百三十萬兩,設宴召請天下商賈能人志士,在滄州豪飲三天三夜,如此奇人,誰能不知?
慶華堂的名諱,能和謝流云齊名,當然不是鬧著玩的,當時的慶華堂,說的謙遜點,是十個國庫的存銀量,他所周轉著慶國幾乎所有的產業,慶華堂壟斷了幾乎所有的進出口貿易和港口,那時候的崔振,說一句話,這慶國都得顫三顫。
但是一切的結束,都是因為一個帶著斗篷的女人,她帶著一個箱子和一個穿著同樣黑色斗篷的少年,孤零零的踏足進入了京都城的那一刻,就注定慶國的天要變了。
先皇的駕崩,兩個對于皇位勢在必得的皇子全部殞命,只剩下一個沒有人看好的王爺,這個王爺就此登基,變成了如今的慶帝,而不巧的是,崔家并沒有在適當的時機和這個王爺交好。
這個王爺就是現在的慶帝。
新官上任都得來三把火,這新皇登基,能讓誰好過?
朝廷六部的血洗就是一個開始。
慶帝登基的第一年,謝流云當京都城面交手神秘人,大戰一觸即發,隨后結果卻無人知曉,但是之后謝流云卸下了京都守備軍將領頭銜,出門修行,至今下落不明。
慶帝登基第二年春,一個讓滄州城百姓大驚的事情發生了,全部慶國的國庫掏出所有銀兩,送給了一個平民,這是舉國上下瘋狂的事情,沒人知道這個剛登基的皇帝到底在想什么,可是隨后短短一年的時間,一個新的家族,似乎如同野草一樣,瘋狂的生長了起來。
葉家!
葉家以鋪天蓋地的姿態,用一個新的名稱席卷了整個慶國都城,并且他們擁有一個恐怖的,之前沒有任何人做過的一個舉動,干涉了整個慶國的經濟命脈!
皇權干涉商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