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打的越厲害,就越顯得羊毛的珍貴,在這時候,我們可以適當地增加收購量,他們看到利益越來越大,會大規模養羊。到時候,突厥人不僅吃羊肉,還能賣羊肉,還可以賣更多羊毛,更能賺錢。”
“羊變得值錢了,他們想著如何發財,那么養馬的人就會少,如果突厥沒有戰馬,沒有騎兵,戰斗力豈不是驟降?”
李憶安一口氣說完,淡淡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李世民愣在那里,他有點消化不過來,甚至不知道如何回應李憶安。
他只有一種想法,那就是先生太厲害了!
“按照先生所說的,我們買那么多羊毛回來,也沒用啊!”
長孫無垢提出了疑問:“用羊毛編織的衣物和毛氈,價格不低,富貴之家用的是綾羅綢緞,普通人家穿的是粗布麻衣,用不上羊毛,千里運輸回來,這也浪費不少人力物力,最后還是一把火燒了。”
李憶安說道:“夫人你這樣想,就有些片面,大唐的羊毛貴,那是因為羊不多。如果大量羊毛送來長安,成本極低,供過于求,價格一定會降低,到普通老百姓也買得起的程度。現在天下雖然穩定,但冬天里,依然有不少普通人受凍受寒。羊毛保暖,價格不高,一年下來,凍死的人少了,這也是一件改善民生的事情。”
“供過于求,改善民生!”
李世民念了一遍,這兩個新穎的詞,拍手道:“此一舉兩得!”
“如果突厥人提高羊毛價格,我們的成本高了,最后價格還是要提高!”李君羨也忍不住說道。
“這個也很好解決,朝廷出臺國策,規定收購的羊毛價格,朝廷說能給多少,就用多少收購,盡可能壓價。”
李憶安笑道:“他們愛賣不賣!但這樣,還不是重點。”
“重點是什么?”
李世民很迫切地問。
李憶安整理一下語言,又慢悠悠地開口。
“還可以讓兵部安排幾個奸細,混入突厥內部,挑撥他們的內亂,讓他們打得更厲害,死的人也越來越多,他們的實力也越來越弱。”
“到時候,他們無法收拾局面,會不會求助大唐?我猜會的幾率很大。”
“我們大唐出兵,幫他們平定內亂,然后直接在他們內部駐軍,這時候突厥人為了爭奪羊毛,兵力損失嚴重,戰馬越來越少,我們要駐軍,他們能擋?”
挑起突厥內亂,還能堂而皇之地駐軍進去,只要大唐的軍隊能深入突厥,就能掌控他們的軍事力量。
這樣的突厥,還有什么威脅可言?
“這……”
李世民本想點評一下這番話,但又不知道從何處開始點評。
這個計劃,一環緊扣一環,縝密得很,直接把突厥逼上絕路,也太狠了。
李世民沒想到,眼前這位,看起來溫文爾雅的先生,手段卻是如此恐怖。
如果認真地操作起來,甚至能不費一兵一卒把突厥給滅了,他們從未想過,摧毀一個國家,不用打仗,只用商賈的手段也可以。
漲知識了!
同時,李世民又在想,如果大唐有先生在,外夷震服,萬國來朝,國富民強,豈不是易如反掌!
幸好先生是大唐子民!
“這樣,還不夠徹底!”李憶安續道。
還有更徹底的!
李世民瞪大雙眼,他覺得自己的心臟,今天承受的震撼太多,快要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