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使君你留下來,守住瀘津關,我們準備去收拾隆多。”
李憶安說著又道:“你能不能守住這里?”
“我盡力而為!”
羅文林哪敢保證守不守得住,但在這里要比起去對付隆多更安全。
“好!”
李憶安說道:“我留三千人給你,定方你回去準備一下,我們明天出發。”
暫時來說,瀘津關不會有危險,隆多不敢再來攻打,李憶安放心地把這里留給羅文林。
這些反賊已經被拖了那么久,再拖下去,對李憶安的新制度展開很不利。
像那羅達這樣的人已經是三大首領之一,隆多的實力比那羅達更強,那他在姚州的地位只怕是更高。
如果讓隆多在姚州折騰一下,以其威望,說不定還能讓整個姚州的人一起造反,這樣會更麻煩。
第二天早上。
蘇烈又集合全軍,李憶安作為軍中主帥,沿著金沙江出發。
從這里要到洱海那邊,距離比較遠,一路走了數天,才過去一半路程。
“先生,我們的斥候又有消息回來。”
蘇烈從前軍走回來,續道:“反賊隆多拋棄了駐山防守,現在退到葉榆澤里面。”
葉榆澤,就是古文獻中,對洱海的稱呼,這是延續了漢時的說法。
另外在唐德宗貞元十七年,有一本叫做《通典》的書上寫:西洱河,一名昆彌川。
這些在古代都是洱海的意思。
蘇烈繼續說道:“葉榆澤是一片很大的湖,隆多在湖上筑建水寨,還得到其余一些家族的承認,接下來要水上作戰,對于我們不利啊!”
如果是在山上,腳踏陸地,他們都可以打。
水上作戰的話,有些士兵不懂水戰,就算全部都懂也沒用,他們沒有戰船。
李憶安最不想看的事情又出現了,那些被李孝恭壓下去的西南貴族表示支持隆多,這時候去征討隆多,好像討不到任何好處,又不能放著隆多不管。
“先生,這樣還能不能打?”
李德謇問道。
“能打,也不得不打!”
李憶安說道:“隆多已經得到其他家族的承認,說明了那些人可能會再一次造反,現在不打,等到隆多實力壯大起來,我們更打不了。”
蘇烈贊同道:“先生說的沒錯,但水寨要如何攻進去?”
“到了地方再說,現在還說不準!”
李憶安為難地搖了搖頭。
后世的時候,他是去過洱海,但現在的洱海,和后世的肯定有差別,何況還沒有見過隆多的水寨怎么樣,一時間不好確定應該怎樣打。
他們又繼續行軍,改變一開始去若諾州的方向,按照那輿圖走,繞道去洱海的東南方。
又過了好多天,他們終于來到洱海附近。
不過他們的出現,很快引起姚州很多人的注意,但又誰也不敢頭鐵地撞向他們的軍隊。
因為最后的五伙反賊,現在只剩下隆多安然無恙的事情早已經傳遍整個姚州,誰敢和這些唐軍打起來,那誰就是自取滅亡。
“扎營,休息!”
李憶安又道:“想辦法去弄一些船回來,我要去看一看隆多的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