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舅在野泡子里撈了不少的老頭魚,一會兒媽給你醬燜了,再貼鍋餅子。咱家苗苗最愛吃了,是不是?”李美玲只有謝苗這么一個女兒,自然會為她的前途著想。只當謝苗不懂城里戶口的好處,只能慢慢的講道理。
李美玲站在鍋臺邊做飯,謝苗坐在小板凳上燒火。這樣歲月靜好的日子,謝苗仿佛像是做夢一般。
“你啊,別聽你姥姥瞎說。她一個老太太,什么也不懂,更不知道城里戶口的好處。”
一邊說話,李美玲一邊麻利的干活。從油罐里挖了一小勺葷油,放在燒熱了的鍋底。看著乳白色的葷油變成了水,丟下干辣椒、蔥段、蒜瓣兒進去。再丟進一勺子自己做的黃豆醬,炒出香味。聞到醬香味之后,丟進七八條收拾干凈的老頭魚進去,再添上一碗水。
“我從小就跟你姥姥姥爺一塊兒下田干活兒。拔秧、插秧、割稻、扎稻、脫粒、揚稻、曬稻、裝袋。這些哪家的閨女不干,在農村女的就當男的用,男的當牲口用。你看看你大舅,三十出頭的人老的像是五十。你再看看你那大伯跟三叔,溜光水滑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享福的。”
李美玲舀了半碗白面一碗玉米面,加了水和成幾個濕面團。用手沾水拿起一個面團拍扁,用手貼鍋沿兒上。
“你沒有城里戶口,城里人的人娶你么?那不得講究個門當戶對么?你爸當初是下鄉到了咱們這,娶個本地的媳婦兒為的是能有個靠山好好地活下去。要是他一直在城里,怎么都不可能輪到我的。你看看周圍的小姑娘,誰長大了嫁人不是圍著鍋臺轉。上學的時候就要幫家里干活,要燒豬食、喂豬還要要每天割草。菜地里種菜、澆水、拔草,秋天了還要拔草曬草。冬天的時候才能歇一歇,就歇那幾天還得天天做棉鞋做衣服穿。這日子你愿意過?”李美玲越說越上火,語氣也越來越重。
“你要是有了城鎮戶口,初中畢業之后就去工廠里上班,哪怕是個掃大街的呢。你看看你小姑,一天八個小時上班,風吹著雨淋不著的。每個禮拜還有一天假,輕輕松松的能賺三十多塊錢。有了正式工作,將來找個工人結婚。兩口子都是雙職工,吃在單位住在單位,幾年日子就紅火了。你奶奶整天拿你小姑諷刺我,話里話外的想要讓你爸不要我。所以,閨女,你一定要給媽媽爭氣。留在城里面,我這輩子也算是安心了。”李美玲說的是實實在在的道理,以她的眼界能夠想明白這些事情很難得了。
謝苗也不去跟她說什么考大學,分配工作等事情,因為這些還不是自己這個年齡這個見識能說出來的。多說錯多,既然重生一回,這些都可以慢慢來。
“那也不能光我一個人進城啊,咱們一家三口得在一起啊。難道你還能跟我爸分開住嗎?”謝苗裝作不經意的問道。
“你奶奶他們不能同意的,你爸跟我商量好了。我在家里種地,養點雞鴨啥的。等秋收之后不忙了,我再進城跟你們團圓。”李美玲難掩失落,嘆了一口氣不再說話。
原來.......謝樹民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做出了打算了。
長期分居,再以夫妻感情出了問題提出離婚,甚至可以對外說李美玲做了對不起他的事。
“這一次,我絕對不會讓你得逞。謝樹民,你就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