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苗本以為張晉的朋友們都是那種儒雅的教授級別的人物,或者是那種隱藏在不為人知角落里的大咖。
沒想到來的人根本就不是啥文化人,而是一群‘藝術家’。不同的是這群搞藝術的是從京城里來的,而且還是那種用鼻孔看人的大院子弟。
謝苗清楚,這群人都是一些很有背景的人物。里邊的人靠著家里的背景,能夠在各個行業混的風生水起。有些是因為家里人脈廣消息靈通,有些人純屬就是腦袋活敢于走在社會的前沿。
但是謝苗哪敢跟著群爹混在一起啊,雖然是金主爸爸不假。可是謝苗想要的不過是簡單的平靜的小康生活,看看這些大佬在干什么,人家吃肉自己在旁邊喝兩口湯就算不錯了。真要是跟著大佬們一起干,或者是成為大佬們的馬前卒。
不好意思,她還想活的長一點!
謝苗專注地給大佬們烤串,該說不說的,謝苗烤串的本事是真好。畢竟是在菜市場打過雜,在飯店干過幾年的老打工人了。將幾味調料混在一起隨便一撒,這香味就撲鼻而來。
“這是什么東西?拌的還挺好吃!”有人發現了新大陸一般,看著面前謝苗弄個烤肉蘸料,大呼味道非常好。
“這是我剛才在廚房里研究出來的,牛肉腌制一下烤出來蘸著吃,味道非常棒!”謝苗又將幾個毛蛋放在桌子中間:“這是我剛才從家里拿出來的毛蛋,你們嘗嘗。”
“這玩意看著可真夠惡心的!”張晉嫌棄的用筷子挑了挑,將毛蛋丟在了一邊。
“這你就不懂了!”一個梳著吊馬尾的三十多歲大叔,一臉豪氣的抓著一顆毛蛋塞進嘴巴里:“這玩意特別補,小雞仔子在蛋里邊的時候,最有營養。”
馬尾哥笑話張晉不懂吃毛蛋的快樂,一邊大快朵頤一邊稱贊謝苗的手藝:“你這烤毛蛋的手藝跟誰學的?這小干料調的真不錯!都放了啥,你告訴我唄?”
這其實就是來之前,謝苗特意在家調好的。用的方子也是當年在燒烤店里,人家招牌干料。具體用什么,比例各自都是多少,那都是經過幾十上百次的實驗最終精心調制而成的。
謝苗怎么可能將這個販子告訴別人,只是傻傻一笑:“這是我媽配的我也不知道。”
“行了,你就別問了。他們家的廚房,可真有點祖傳的手藝。”張晉連忙攔住那馬尾男,指著桌子上的魚醬:“你們嘗嘗我這魚醬,是不是比海鮮醬還要鮮美。這就是小丫頭的姥姥做的,也是祖上傳下來的老手藝。”
“這個小味道確實不錯!”馬尾男顯然在吃方面是個行家,用筷子沾了沾魚醬放在嘴巴里咂摸咂摸,這味道就顯現出來,自己品了品,點了點頭:“這個確實好吃。魚醬想要好吃,首先得要舍得放油。這個油也挺講究,不能是豬大油,豬大油味太厚。香味蓋住了魚香,也不能全都用菜籽油,口味會太清淡。”
馬尾男看著謝苗,一臉的好奇:“你們家這個魚醬,用了菜籽油跟大豆油。是不是?”
謝苗心中大為震撼,但是面上卻不動聲色:“我就不知道了,也不是我做的魚醬。”
“丫頭,回家跟你家里人說一說。這方子賣給我,回頭我包裝一下,一定能賣個好價錢。”馬尾男笑嘻嘻的看著張晉,想著農村人最好糊弄。
“方子可以給你,但是我們要分紅而不是買斷。”謝苗斬釘截鐵,魚醬的配方在農村可不是啥秘密。都知道姥姥熬得魚醬最好吃,很多人特意拿了食材讓姥姥去做。也有人去家里學熬魚醬的方法,這個時候人可不知道啥叫知識產權啥叫注冊商標。
大家都覺得這不是個要緊的事兒,更想不到還能以此壟斷賣錢。其實就算是過了三四十年,依然有很多對知識產權法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