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正納悶農場里是不是又傳出了些什么瞎話來。
就見跟她要好鄰居錢婆子端著一笸籮黃豆粒晃晃悠悠的走了進來,李美玲見狀就知道這是錢婆子想用黃豆換點調料了。
雖說這個時候國家還沒有取消糧票,可有糧票買東西更加便宜一些。但是大部分人家手里的糧票都是不夠用的,想要買油鹽醬醋的就要來李美玲這里花高價。
李振華為免他人口舌給女兒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便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本大隊的鄉親可以用糧食頂替錢。
反正收上來的糧食最后也都會被賣到城里面,反而省了不少時間精力。原本看著李美玲開雜貨鋪掙錢有些眼紅的街坊四鄰,現如今也都不好說什么了。
秋收之后,各家都有不少玉米、黃豆、大米、高粱等糧食。能夠以糧易物,對本大隊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太好。但是這種方式也僅限于本大隊,對于農場其他大隊的人并不好用。不過農場各大隊之間相互通婚,其他大隊想要買個針頭線腦的來二大隊找自家親戚活著熟人幫忙。李美玲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態度極好的接受了。也正因如此,李美玲在本地口碑竟然扶搖直上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善人了。
錢婆子將黃豆放在臺式秤上:“換二斤白糖,我要包點豆餡兒饅頭。”
李美玲一邊忙著給錢婆子裝散裝白糖一邊嘮起了家常:“最近我這人也少,最近屯子有啥新鮮事兒嗎?”
“你咋這么問?”錢婆子臉上帶著幾分驚喜,以為有啥新鮮的八卦可以說道了呢。
“我不知道,這不是問你么?”李美玲秤好白糖用隔油紙包著放在一邊,這才將錢婆子帶來的黃豆稱了起來。
“我是看來我家的人都鬼鬼祟祟的,一副想說又不敢說的德行。我捉摸著,八成是不太好的事兒。就好像跟我饒舌兩句,我就能回娘家嚼舌根子似的。我都多少天不回娘家了,這些人也真是的。”李美玲越說越覺得好笑,要是從前一定有很多沒眼色的人跑過來跟她嚼舌根子。如今大家伙得了她的方便,對她態度好了不知多少,可見人與人交往還得有利益相連才行。
“你不知道?”錢婆子愕然的看著李美玲:“你家兄弟媳婦兒的事兒,你不知道?”
“我兄弟媳婦兒?”李美玲更加糊涂了:“我哪兒來的什么兄弟媳婦兒啊?”
“嗨.....”錢婆子不好意思的一拍大腿:“我說的是老趙家的老閨女趙小娜,從前跟你家二小兒處過對象的那個。”
李美玲聽見趙小娜這三個字,心里一陣惡心面上就不好看起來:“您老也真是的,大白天的提她干什么,真是晦氣。”
趙小娜的所作所為早就在農場傳遍了,正經人家誰都會背地里唾棄趙家實在是沒家教,趙家人更是豬油蒙了心不知好歹。
錢婆子知道李美玲最煩的就是趙家人,平時但凡跟趙家沾親帶故的人過來買東西她都沒有個好臉色。今天提起趙小娜,李美玲黑臉也是正常。
她笑著解釋:“你是不知道,趙小娜回娘家坐月子可把她嫂子給煩透了。女人回娘家坐月子對家里的兄弟不好,她要是獨苗苗也就罷了,讓她娘家媽去她那伺候怎么就不行了?偏偏非要回娘家坐月子,住在爹媽最亮堂的堂屋里頭,她嫂子又要燒炕又要伺候月子還要顧著家里家外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