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影片都有主線,他的電影主線很清晰,主角泰莉用排除法慢慢找到殺害自己的兇手,在這過程中慢慢的成長。
對茱莉亞的要求就是,盡量保留泰莉一次次被捅死的,大尺度鏡頭。這也是全片韋恩唯一改動的地方,他需要這些來做噱頭,增加畫面的吸引力。
在這件事上,韋恩完全的站在了年輕觀眾的立場,只有一個漂亮的金發美人,不斷的被粗暴的捅死,才會引發年輕人的好奇心和保護欲,這能黏住觀眾看下去。
第一天剪輯的進度不算快,哪怕第一遍的粗剪,他也非常的慎重。這關系到最后成片的效果,不同的拼接,會出現不同的故事,甚至南轅北轍的兩種故事。
茱莉亞正在專心的工作,韋恩在她身后時不時的和盧克討論幾句,然后告訴茱莉亞。每剪完一個片段,他就要看一遍,他要確保自己想留下來的鏡頭,都留在這一遍粗剪之中。
按照他的想法,影片最后一定要盡量貼合他腦海里的原片,這是他第一部片子,必須怎么保險怎么來,不能有一點僥幸心理。
“盧克,我覺得泰莉第一次被殺,一定要盡量往前提,越靠近開頭越好。直接給觀眾交代故事原由,用美女和血腥的場面當做開場來吸引人看下去。”
他和盧克說著自己對片子的想法,也想聽聽盧克有沒有什么建議。自從進了剪輯室,盧克幾乎不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
看著正在工作的茱莉亞,盧克考慮著韋恩的話,他來這里主要工作是幫忙。來以前就做好了打算,多看多學習,這是他參與這部片子的意義。
這也是盧克第一次參與后期制作,本來他也沒有什么經驗,考慮了一會才說道:
“你是對的,如果我是一個觀眾,看到這些,才會有欲望看下去,想看看泰莉為什么遭遇這些。我的意見是稍微加快影片節奏,用緊湊的故事節湊來營造緊張的氛圍。
還有,茉莉第一次被殺的鏡頭,我希望能用從上到下拍攝的那條,從上往下移的畫面能讓人迅速瀏覽全景內容,使觀眾一看就具有緊張感,同時也能確定這部片子,緊張刺激,有些搞笑的節湊。”
他考慮著盧克的建議,基本上盧克和他的制作理念還是在一個頻道的。
“茱莉亞,這里的鏡頭換了,使用后面那條搖鏡拍攝的鏡頭。”
他指著泰莉醒來的地方,搖鏡頭能讓景色反圍逐漸縮小,讓影片產生壓迫感與好奇感,迫不及待的想讓人知道,之后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ok,替換完了,怎么樣?”
“沒問題,你繼續,盧克,記一下,這里還需要點配音,才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大部分時間,韋恩都是和盧克討論鏡頭拼接,并不會打斷茱莉亞工作。韋恩看得出來,這個剪輯師雖然像個中年大媽,可技術沒的說,這也算撞大運了。
“韋恩,我不太明白,你對剪輯也學了嗎?明顯你對這方面了解的不少。”
第一天工作結束后,茱莉亞一邊收拾剪完的膠片,一邊問他。
“我只是旁聽了幾節課,你要讓我自己動手剪片子,我沒有那個能力。”
自己的確旁聽過這些課,他修夠學分后,關于影視制作相關的,他都了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