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九點整,吉米和韋恩一起走進了華納大樓。
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這里,卻給他的感覺非常舒服,迎接他們的是華納兄弟影視制作部門主管杰夫-羅賓諾夫。
“你好,格林伯格導演。”杰夫微笑主動伸出了手。“見到你很高興,希望我們能夠達成合作。”
韋恩也伸出手和他握在一起:“你好,羅賓諾夫先生,當然,我也這樣認為。”
打完招呼杰夫又吉米握了手,才帶著兩個人一起坐電梯來到七層。這個人給他第一印象極其深刻,簡直不像一個好萊塢巨頭高管,就像一頭微笑的大熊,或者說熊大。
他一路心里在提醒自己,誰要把一位巨頭影視公司部門一把手,當成了熊大,自己離光頭強肯定是不遠了,這種人不可能簡單。
進入準備好的會議室后,吉米代表他和華納人員快速進入主題,雙方都想盡快達成共識,底線也都比較清楚。
華納對于這樣的談判來說,簡直就是輕車路熟,可能吉米看的很重,可在他們眼中,這只是一次好萊塢最常見的電影合作。華納愿意給這個項目注資,最大的原因還是看好《逃出絕命鎮》的盈利前景。
有些類似第一次與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合作,談判進度很快,大家各取所需,有分歧就盡量互相妥協,暫時解決不了就留到最后談。
正常來說,這只是第一次見面談判,應該試探雙方底線。可在雙方都想加快速度,有意達成合作時候,談判進度快的嚇人。
“韋恩,讓他們先去談,我們聊聊你這部片子。”本來坐在對面的杰夫,輕輕坐到了他的身邊,小聲說道。“如果正是通過,開拍前你有沒有什么特殊要求,我是說談判桌以外的。”
“影片場景簡單,相信華納有適合的攝影棚,最后隨便補一些外景就可以。”看到對方問起,他也沒客氣,直接開始聊起自己的需求。
“最主要的是劇組工作人員和演員,攝影師,燈光師,副導演,剪輯師,我希望華納可以優先考慮我的選擇。因為年齡資歷問題,我需要能壓得住他們,不會因為權利斗爭影響拍攝。”
杰夫-羅賓諾夫邊聽邊用手摸著下巴,看到他說完之后才回了一句:“可以用你推薦的人選,但是制片經理必須是華納的員工,這是好萊塢的規則。”
“沒問題,羅賓諾夫先生。”韋恩看他答應的特別痛快,又借著勢頭繼續說道:“最重要的問題,我希望后期剪輯制作,以我的意見為主,可以提前舉行內部試映,不滿意你們可以讓制作人從新剪輯。”
既然他選擇了和大公司合作,不玩獨立制片那種高風險形式,最終剪輯權他就做好了讓出去的準備,只要最后有參與權,他就有信心讓制片人同意他的方案。
“可以,這條甚至可以寫進合約里。”杰夫思考了一下,認真的對韋恩說道:“這些我都可以做主答應你,但我們合作的前提,是擁有你后兩到四部影片的優先投資權。”
“我想沒有任何問題,誰能拒絕一家好萊塢巨頭的善意呢?”這個條件可以說一點都不苛刻,他當然明白對方意思,如果這部片子成功,繼續合作,如果失敗了,就自然沒有了后面的投資。
這已經算是非常有誠意的條件了,而且提出的方式完全照顧了韋恩的感受,就好像非常看好他一樣,迫切的希望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