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伯頓這次的蝙蝠俠哥特秀,直接敗壞了自己在前作的口碑,影迷并不是很買賬,就連取得的票房也是靠著蝙蝠俠本身的知名度。
這讓DC漫畫的喬納森·凱勒對待漫畫人物變得謹慎了許多,而小丑這個角色,同樣出自哥譚,能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非常難以確定。
華納兄弟周一的例會上,這份項目計劃書的復印件,放到了每一個高管的面前,所有人都在翻看著,沒人率先開口。
這種反面角色作為主角的項目,如果是別人送過來的,估計連審核的機會都不會有,能上會討論,只是因為那個導演剛剛創造了輝煌的票房成績。
好萊塢現在普遍能賣座的商業影片,絕不是這種討論社會問題的文藝風格,而是火爆的動作片,只有刺激眼球大場景大制作,才是現在流行的主流。
“叩,叩。”
ceo凱文-特蘇哈拉敲了敲桌子,在安靜的會議室中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力。
“杰夫,格林伯格導演的經紀人向你提交的項目,說說你的看法。”
杰夫其實也不確定項目的前景,計劃書最后標注的制作成本,高達5000萬---6000萬美元,已經算是不折不扣好萊塢一線商業片投資了。
就在杰夫還在考慮如何開口,坐在他對面影視制作部門的托馬斯-門德斯,揮了揮手中的計劃書,看著周圍的眾人先開口說道:
“就劇本和計劃書中描繪前景,這個項目的可行性確實不低,不過也要考慮到,格林伯格導演的制片風格。他的前兩部影片,在年輕人群體中獲得了非常熱烈的反響,最大的原因就是制片風格。
百萬美元級別的投資,可以讓他肆意的揮灑導演天賦,可是這是一部幾千萬美元的一線制作,他的執導經驗能不能駕馭大制作,誰也不敢保證。”
這就是最根本的問題,那個導演的步子邁的太快了。他還沒有任何執導上千萬投資的經驗,連續不斷地兩次成功,也都是以小博大。
好萊塢不是沒出過這種導演,小成本制作每次都能獲得不錯的效果,一到大制作卻會面臨經驗不足,掌控不住龐大的劇組,最后制作的影片達不到要求。
一個一線項目的劇組構成,絕不是幾十人的小攤子可以比的,需要導演和制片人擁有極強的能力和經驗。
“這個項目非常適合格林伯格導演,這一點毋庸置疑。”杰夫上半身微微前傾,雙手交叉放在會議桌上。“影片風格可以說是他為自己量身打造,他的過往商業成績也非常擁有說服力。我建議,約格林伯格導演來談談,再決定是否進入審核程序。”
托馬斯-門德斯聳了聳肩,和所有人一起看向了ceo凱文-特蘇哈拉。
“杰夫,找個時間約他來華納大樓,我們和他談談,這件事就這樣。”凱文-特蘇哈拉放下了手中的計劃書,又拿起了另外一份。
“《塘鵝暗殺令》這個項目,也是你提交上來的,唔,導演是艾倫-J-帕庫拉?”
杰夫看他同意了自己的提議,松了一口氣,他雖然對項目還有疑慮,可他愿意相信那個導演,韋恩過往的成績足夠支持他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