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拍攝社會甜美鏡頭的導演已經很多了!我想要嘗試在影片反應一些真實的社會問題,這與我喜不喜歡陰暗的故事無關。”
他這一趟出來的主要目的就是宣傳,當然愿意配合媒體,給他們一些可以宣傳炒作的東西。韋恩看了看經紀人,發現吉米并沒有催促,這說明時間還夠趕得上飛機。
于是他接過記者的錄音筆,想了一下反問道:“黑色屬性的故事內核只是電影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從票房上的反饋來說,大眾影迷也能接受這樣嚴肅的消遣方式,你不覺得黑色電影也非常優雅唯美嗎?”
也不等記者繼續提問,韋恩繼續說道:“黑色電影從來都不缺少受眾,也從來不缺少經典。羅曼-波蘭斯基的《唐人街》,比利-懷爾德的《日落大道》,約翰-休斯頓的《馬耳他之鷹》,我也只是在追隨那些大師走過的路,想要拍出一部這樣的影片。
黑色電影其充滿藝術氣息的表達方式,就像是我身邊的這位黑珍珠一樣優雅而迷人。以其探索我們人性深處的幽暗、邪惡為主控思想,探索現實社會怎樣把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壓倒、吞噬。”
感覺自己說的這些,對記者來說好像有點不太好理解,他又說了一句。“黑色電影,可以讓大眾了解到現實中人性的陰暗,也可以讓影迷享受到故事編排的精巧,從中發現和了解人性中的惡、社會的黑暗,對我來說,這是一種享受!”
從韋恩到這邊來已經二十幾年了,他非常慶幸自己,曾經在沒有黑色電影生存空間的太平洋對岸看了那么多類型片。
與之相反,這種屬性的影片在北美這個成熟的電影市場,一直都不缺少受眾。就連在全球范圍內,這個類型的影片也不缺少瘋狂的影迷。
這位記者明顯不太喜歡他的表達,又繼續問道:“據我所知,有很多影迷觀看過《小丑》之后都變得非常消極,對生活失去了努力的希望,對這件事你怎么看?”
“那些就因為觀看了一部電影,就對生活失去了希望的人,心里防線得有多脆弱啊?而據我所知,有更多的影迷看過了《小丑》之后,明顯對自己的生活更加的珍惜了,亞瑟的遭遇讓很多人從中受到了啟發!”
說完這些,韋恩不再回答記者的問題,急急忙忙的走向汽車,準備去趕去機場飛往下一個城市波士頓。
《小丑》的首日票房數字和爆炸的觀眾口碑,不可避免的被華納兄弟當做了宣傳炒作的噱頭,這會引發更多路人觀眾的好奇心,讓他們走進影院。
而看過影片的觀眾,自發的自己的朋友圈各種安利,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進影院,排隊觀看這部剛上映就成為了社會熱點的影片。
與此同時,像洛杉磯市中心這樣的黑人社區,同樣也刮起了又一次觀影狂潮,黑哥們排著隊開始走進影院購票看電影。而上一次出現這種狀況,還要追溯到一年前的《逃出絕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