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事實,而且是客觀存在的,不存在妮基-馬文故意安慰眾人的成分。
可保羅-特納總是有股不舒服的感覺,他覺得《肖申克的救贖》最好的結果,無非也就是像《絕嶺雄風》那樣,靠著良好的口碑,一直能吸引到一部分影迷觀看。
他想了想說道:“盡快再舉行一場媒體試映會吧,多邀請一些影評人,我們需要影片在上映前通過口碑加持,吸引更多的影迷走進影院。”
這部片子保羅-特納已經看過了,就如同制片人和導演說的那樣,質量絕對沒有任何問題,影片的專業口碑絕對不可能差。
如果拋棄一些擔憂和偏見成分,《肖申克的救贖》可以說是他十幾年來,看過的最走心也最喜歡的電影。
“邀請羅杰-艾伯特,大衛-登比,托德-麥卡錫,肯尼斯-圖蘭這些知名影評人,哥倫比亞會開出一筆公關費的。”保羅-特納長出了一口氣。
“我要他們在影片上映前后,在自己的報紙專欄上,大力推薦這部影片!”
會議室內的幾人都點了點頭,保羅-特納的這個計劃絕對沒問題。所有人都知道,這些名聲很大的影評人,對一些資深影迷的影響力非常深。
每個知名影評人身后,都有一群影迷擁躉,他們確實能夠影響一部分市場。如果能夠讓這些人一起推薦影片,市場前景肯定會比現在要好的太多了。
制片人妮基-馬文點了點頭說道:“我會盡快安排試映,但愿在上映前能把影片口碑炒熱。”
整個九月份除了《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大制作,并沒有任何能讓韋恩擔心的影片。最擔心的就要數《阿甘正傳》了,可這部影片被派拉蒙放在了七月份。
中間相隔兩個月的時間,哪怕“甘”的影響力再大,應該也不可能持續到九月份。
這部北美大部分白人心中的白月光,確實也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影響,這部影片也留下了無數讓影迷感動的畫面,哪怕二十幾年后還會有人津津樂道。
別的地方的人可能沒法理解,可在這邊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韋恩,卻能想清楚很多以前看這部片子的疑惑,如果讓他給這部片子總結一下內核,那就是:
‘保守主義,始終代表著北美生產力的發展需求,始終代表北美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著北美大部分人的根本利益!’
所以韋恩才會有意躲開這部,北美大部分人心中的白月光。
至于《肖申克的救贖》,他還真沒放在心上。或許通過時間慢慢演變,這部影片會獲得更高的全民口碑,可在院線市場上重映一萬次,它也不可能有太好的成績。
索尼哥倫比亞在奧斯卡之后,借著人們的同情心不是沒干過這件事,可就如同剛上映時一樣,成績還是非常不理想。
這是一部注定要靠錄像帶和周邊,用時間來慢慢盈利的那種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