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給韋恩發過去了,頭兒。”
約翰-格雷推門走進了ceo辦公室,拉開椅子坐到了大辦公桌對面,跟同樣拿著數據統計的杰夫-羅賓諾夫說道。
“590萬美元左右!”杰夫-羅賓諾夫興奮的揮了下拳頭。“這個成績已經超過我的預期了,我們自己的調查反饋,好評率超過百分之八十四,這對一部恐怖片來說已經足夠了!”
今年華納兄弟制作發行的影片,罕見的全都在暑期檔折戟沉沙,現在剛上任的杰夫-羅賓諾夫壓力很大,急需要有說服力的營收業績。
現在這部片子起碼票房是有保證的,這樣看來,還是韋恩-格林伯格的電影是最保險的。
“明早記得向韋恩打電話祝賀,時間很晚了,回去休息吧。”杰夫-羅賓諾夫起身穿上外套,準備和約翰一起下樓。
“沒問題,我上班后第一時間給他打電話。”約翰點了點頭,兩人一起出了辦公室。
兩個人之所以熬到現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等待第一手數據,尤其是杰夫-羅賓諾夫,上任第一年公司業績就出現了下滑,他現在只關心《小丑回魂》的票房成績。
公司內部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已經開始對他有了很多非議。不過只要這部影片票房足夠出色,等過了今年,他的日子會好過的許多。
打破非議的最好辦法,永遠都是營收數字,明年肯定上映的兩部大作就有《神探飛機頭2》和《蝙蝠俠》,他對這兩部片子的期望非常高。
公司里一直流傳著對他傳言,說他能順利接手首席執行官的位置,只是因為發起并推動了《小丑》和《鵝塘暗殺令》這兩個項目,換個人和韋恩-格林伯格保持緊密合作,ceo是誰還真就不一定了。
不過這話說的某些方面并沒錯,在凱文-特蘇哈拉確定會離任后,只有杰夫-羅賓諾夫的業績最為亮眼,接連推動的項目全都大獲成功,董事會對他的升職當然不會設置阻礙。
看著車外燈火輝煌的洛杉磯,他想起了當初力推《逃出絕命鎮》時的景象,隨后第二年又連續發起了《小丑》、《鵝塘暗殺令》兩個項目。
之后就有人總結:想當華納兄弟ceo,只要抱緊韋恩-格林伯格就夠了,這句話當然不算錯。
這兩年,隨著韋恩電影的營收,在華納兄弟的業績中總占比越來越高,董事會里催促與他談判入股公司的聲音也越來越多,這樣能自己發起項目的制片人、導演,必須盡快綁到華納兄弟的戰車上。
像華納兄弟這樣的傳媒集團,一部成功的影片,經過他們遍布全球上下游完備渠道的運作,能產生的營收數字,遠遠不是那點票房利潤所能比的。
可一部影片首先看的就是票房,只有票房數字足夠高,才能在后續的各種線下運作中,獲取更多的利潤。
就比如韋恩的《小丑》,別看那恐怖的全球票房,其實這部分分成的利潤,都占不到這部影片總營收的百分之二十,這才是華納兄弟重視他的根本原因。
而且這只是短期收益,手握影片版權的制片公司,一部影片二三十后還在創造價值,這樣的情況才是正常的。
“或許,可以提前給他準備一個慶祝派對了……”杰夫-羅賓諾夫小聲咕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