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伯頓與DC漫畫的迪格-哈里斯聊了一會,留他在原地繼續看拍攝,搖搖頭轉身走向了自己的拖車。
哪怕兩個人只談了一會,他就覺得對方有些盲目了,不光是迪格-哈里斯自己,DC漫畫的ceo也是一樣,他們在過度神化韋恩。
當然了,這只是他自己的感覺,而且蒂姆-伯頓同樣欣賞韋恩,也相信他能不斷取得成功,可這個成功,是要有一個周期的,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每個大師級的導演,都會有一段創作黃金期,或者說是精力旺盛期,在這個時期之內,本人就像是上帝附體了一樣,天賦和靈感都會不斷往出溢,不管拍攝什么樣的影片都會成功。
并且還會連續不斷成功,每個成就驚人的導演,都會有或長或短這么一段時期,這幾乎是圈內的共識。
在蒂姆-伯頓看來,韋恩就屬于一出道,就進入了黃金創作期的那種導演,《小丑》一出,更是讓他過早的直接一片封神。
可這段時期總會過去的,這個規律連斯皮爾伯格都阻止不了,大家只記得老好人的《et》,《大白鯊》,《侏羅紀公園》等等成功作品,卻不清楚他照樣也會失手,早期的《1941》,照樣讓影迷和影評人罵的不清。
還有大衛-芬奇,弗朗西斯-科波拉,科恩-兄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這些著名的大導演,幾乎都在不斷成功后栽過跟頭,誰又敢保證永遠不失手。
就連蒂姆-伯頓自己,照樣也有失手的時候,他清楚的知道,韋恩現在的確在不斷成功,可絕不能盲目把這個年輕人神化,從沒有人能一直成功不失手。
可就算是以后會有失手,他覺得這個年輕人也不會摔大跟頭,韋恩的頭腦太清醒了,好像隨時都保持著初心一樣。
全好萊塢算上明星導演制片人在內,沒有一個像他這樣,在獲取了巨大的財富、成功、圈內地位后,還能保持不膨脹,繼續穩下心一年一部不斷的制作電影,這簡直就不可思議。
有這種不改變初心、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的本質,蒂姆-伯頓有預感,韋恩也許能把這個導演黃金創作期,維持的時間足夠長。
他當然希望這個時間越長越好,在這個圈子內,能獲得成功還保持著強烈個人風格的導演,其實真的不多,除了他自己和韋恩之外,還真沒有像他們倆這樣風格始終如一的。
又看了一眼拍攝現場,使勁晃了晃腦袋,把亂七八糟的想法都壓下,蒂姆-伯頓回到拖車上,撥通了第三方擔保公司的電話。
“讓所有工作人員收工吧,注意拍攝完的膠片。”
一整天的拍攝工作結束后,韋恩翻看著拍攝計劃,還算滿意的點了點頭,確定沒什么問題,抬頭對扎克-施耐德說道。
而第一天拍攝就出現狀況的娜奧米-沃茨,在沒有她的戲份時,一直獨自一個人坐在一邊,手中拿著劇本不停的琢磨,完全不像平時她那俏皮的性格。
尼娜走到澳洲美人的身邊,拍了她的肩膀一下。“嘿,娜米,已經收工了,我們該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