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莫倩妮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鏡,并說,“好了,我們不是自然氣象組的小學生,快回實驗室繼續干活去吧!”
莫倩妮剛走出會議室就被自己的導師叫住了。
“張老師?”莫倩妮問,“您會上說的,我會再考慮一下的,但我還是覺得既然要實現量產,就必須走商業化的路徑。”
“我不否認這一點,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告訴我說,他們已經分不清機器人和人類的區別,甚至覺得他們就是和我們一樣的生物。”老教授緩緩道。
莫倩妮問:“所以,我們就要把E生代機器人的推出,當作是一種新物種的創設嗎?”她搖了搖頭,道,“不,我不這么認為,這么說吧,如果將機器人認作一類新物種,那就意味著,我們將以對待其他物種相同的原則來對待他們——我們要保護瀕危物種,善待野生動物,所以,我們也要從這個意義上來善待機器人,但實際情況可能不是這樣的,張教授,機器人不是一類新物種,他們不是我們家里養的貓和狗,而是一種可為我們使用的工具,所以,我的理解是E生代更恰當的類比對象應該是汽車或者電腦,甚至一支筆都比把機器人類比成‘生物’更為貼切。”
老教授臉上的表情越發凝重,他說:“莫倩妮,你是我繼艾琳以來最看好的學生,但你和她對待機器人的態度太不一樣了。”
“但我和她對待人類的態度或許是一樣的。”莫倩妮似乎話里有話,她稍稍頓了頓,轉而掛上微笑,似作撒嬌地挽起了老教授的胳膊,并說,“張教授,我們研究E生代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用上機器人嗎?大家甚至都還沒接受E生代,就要把它作為一種新物種推出,我是怕人們接受不了。”
老教授似乎被莫倩妮勸服了一些。
莫倩妮接著說:“我是想將E生代先作為商品推出,然后等大家都用上了E生代,覺得這個東西好,這個時候,我們再推出新物種的概念,這樣,可能會有更多的人因為用過E生代,而喜歡、同情、可憐這些機器人,才會替我們說話、撐腰,如果那里面有幾個網絡輿論領袖,或者在大是大非上能說了算的人,那您想說E生代是新物種,它們可不就是新物種了?”
老教授擺了擺手,道:“好好好,有些事是不能操之過急。”說著,兩人便沿著會議區的長廊向觀光電梯走去。
莫倩妮收到了一條來自胡碧霞的短訊:“1527在公司底樓等人,好像說是在等你,有空去看看。”
“張教授,您一會兒回家嗎?”莫倩妮問。
“哦,暫時不回,路總約了我喝茶。”
“這樣,那您快去吧。”莫倩妮隨口道,“我正好得下樓一趟,取個東西。”
4
莫倩妮撐著傘走出了再造科技的底樓,一眼便看見公司進門的花園里,一個正穿著一套黑西裝,容貌清冷的人正站在一棵大樹下,但渾身上下已被淋得濕透了,衣服、頭發都耷拉著。
那個人遠遠也看見了她,閃出一些濕漉漉的欣喜,但也知道在公眾場合,因而十分得體地沒有揮手致意。
莫倩妮快步走到那個人跟前,沒好氣地問:“1527,你還有臉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