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豪跟著昊天的思緒也隨之被拉了回來,沒接話。
“現在我又說說我的家庭以及生活吧。我現在基本上是獨立的,早前我還是少年時我媽再婚,我就跟著我媽一起過來了,現在的家庭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其實,說起來,還有點與你的狀況相似。”昊天朝著于豪笑了一下。有的自嘲的味道。
“所以,我們試著可以互相信賴,生活環境感情遭遇或許能產生共鳴。”
于豪把頭低了低,拿起水杯喝水,昊天看得出來他在掩飾什么。
對于豪來說,他不需要朋友,這是長久以來他固守的認知。但或許正如昊天所說的那樣,他同樣也會對某個人產生一見如故的感覺。只是克制自己的情緒已經融入了他的骨血里。他和昊天是有些相似之處,但刻在骨子里的東西卻不同,個性的區別自然影響之后對任何事物的決定和判斷上。
“時間差不多了,我先走。”于豪抬起頭時,已經恢復他原本微笑的模樣。
“好,再聯系。”昊天看著他站起來,背退了兩步才轉身離開。
最后這個小動作,讓昊天新生了期望,于豪也不是完全排斥的。無論是朋友也好,還是其他,他目前只是想靠近他而已。
于豪家教結束在回家的路上,就開始反復思考怎么找和小闌談心的切入點。男同學?好感?小闌是因為對方是男同學向他表示好感產生厭惡而動手?還是因為對這個表白的事情本身就會排斥到想動手發泄?小闌的個性才真的有點獨,在家他只會和小珊耍幾句貧嘴,除此以外,他都恭恭敬敬,處事說話沒有一點這個年齡段的少年氣息。沉穩懂事心思敏感細膩。平日和他說話基本上都是一問一答式,想引導他多聊幾句他都不會配合你。如果沒有那個病的遺傳基因因素,大概也沒必要關注到這個地步。按說孩子身體和心理上通過逐漸的發育,出現他這樣比較獨的現象也應該好理解。邁入成年人的世界,他感覺自己長大了,對成年人說的東西開始質疑,不太相信。自己可以獨立思考獨立解決任何問題,自我意識加強,不需要保護不需要依賴,這是青年初成的最顯著的標志了。一般情況下,有些孩子會這期間產生緊張、焦慮、自卑,甚至延續少年時期產生的叛逆、抵抗、回避。這畢竟是孩子成為大人之前最后的階段,會牽涉到一些很重要的東西,社會意識,人生觀,價值觀。這些于豪都知道,他看過很多這方面的書籍,他自己的叛逆青春期都是靠他自己看書不斷調整自己而過來的。但有個前提是他基本上算是正常孩子,雖然年幼遭遇巨大變故但后期也并沒有因此導致他的思維方式徹底走拐的事實。但是,黎母家的那個潛在基因,他不得不擔心,他害怕自己稍微松懈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余地。
到家的時候,小闌和小珊都各自在房間里溫書。
他先進他和叔的房間望了一眼,叔側臥在床上,應該是已經睡著了,旁邊放著一張全家福相框。于豪拉過薄毯蓋在叔身上。
出來就到廚房溫牛奶。
“哥。”小珊親昵的喊了一聲后就繼續把頭埋進書里。
“小珊,悠著點。還有兩個月呢,哥相信你,別給自己這么大的壓力。”于豪把牛奶放在桌上,輕輕拍了拍小珊的肩。
“嗯。”小珊拿起來喝了一口。“爸回來了,今天他看上去心情不太好。”
于豪皺皺眉道:“我知道了,你別操心。”
說完就退出房間到廚房拿上另外一杯牛奶來到小闌的房間,他本想直接推門進去,但想了想,輕輕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