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先定個小目標,在醫學方面向協和醫學院看齊,協和醫學院收取留學生的費用在20萬美元左右,咱們燕大醫學院爭取在五年之內追趕上協和醫學院。”
“最后,我做個小結,我們仍將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國際化發展道路,凡來燕大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我們一律按照國際標準對待。我沈奇會以身作則,希望各位同仁共勉。我講完了,請各位同事繼續發言。”
……
次日,沈奇去中心上班的時候,發現他們中心大樓旁邊的草坪上,坐著一位穿漢服的異國女生。
這位年輕女生金發碧眼,長的還蠻好看。但她一臉郁悶,甚至有些抑郁。
異國女生忽然看到了沈奇,她碧綠的美麗眸子瞪得老大,視線聚焦在沈奇身上。
沈奇對女生說了句:“你瞅啥瞅?”
“是沈老師啊,沈老師你好!”女生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跟沈奇打招呼。
沈奇在燕大無人不知,外國妹子認識他也很正常。
“你是燕大的留學生?”沈奇問到。
妹子點點頭道:“是的,我叫安妮-約翰森,美國人,學的是漢語語言學。”
沈奇又問:“安妮,我看見你剛才好像哭了?”
“哎。”安妮嘆了口氣,說到:“聽說我們留學生的學費、住宿費,又要漲價了。我在中國,真的讀不起書了,我打了三份工,可還是覺得經濟壓力太大。中國帝都的生活成本,比波士頓高多了!”
“你在波士頓生活過?”
“是這樣的……”
安妮略顯悲涼的講起了她的身世和經歷。
安妮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一個人口八萬多的小鎮,父母離異了,她和弟弟跟母親過。
她的母親靠打工養活她和弟弟,咖啡館服務員、超市收銀員,她的母親啥都干過,收入不算很高,勉強維持一家三口的生活。
出身單親家庭的安妮從小就認識到,能改變命運的,只有知識。
學業優秀的安妮已經獲得了MIT漢語語言學專業的入學資格,但她家里窮啊,交不起MIT昂貴的學費。
MIT為貧困學生提供了助學貸款,但借這么多錢,總歸是要還的。
家境不富裕的安妮這便申請來燕大學習漢語語言學,燕大的學費比MIT便宜了一半有多。
然而,燕大的學費馬上也要漲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