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次來英國,咋知道炸魚薯條難吃?”
“新東方老師說的。”
“知行合一懂不懂,實踐是檢驗一切理論的唯一標準,周雨安你個小氣鬼舍不得花錢,我請你吃行了吧。老板……哦不對,hey-man,fish-and-chips,two。”沈奇將10英鎊紙幣遞給路邊攤小哥。
賣炸魚薯條的英國小哥快速包裹好兩份炸魚薯條,遞給沈奇和周雨安,然后找了一張五英鎊的紙幣和一堆硬幣。
沈奇掃了一眼英國小哥找的零錢,一份炸魚薯條2.3英鎊,兩份是4.6英鎊,他找我8.6英鎊,這是什么神操作?
英國人的數學真的渣到了這種地步?
10減去4.6等于多少,中國小學生都能立即給出正確答案。
沈奇退還3.2英鎊給英國小哥,這位固執的英國人還不樂意了,他堅持認為自己沒有算錯。
“周雨安你給我作證,我是個誠實的人,并未故意詐騙英國群眾的錢物。”
“走啦走啦,你再跟這英國人耗下去,他可能會打你。”
帶著8.6英鎊的找零,沈奇、周雨安離開炸魚薯條路邊攤,二人走到泰晤士河邊找個長凳坐下,吃炸魚薯條。
“牛頓是英國人,他發明了積分。”沈奇說到。
周雨安接話到:“格林和泰勒是了不起的英國數學家,他們發明了格林函數和泰勒公式,幾乎將我逼瘋。”
“以及麥克勞林和克萊姆,麥克勞林級數和克萊姆法則曾困擾我很長一段時間。”
“圖靈也是英國人,他是個數學天才。”
“英國歷史上出了這么多卓越的數學家,為啥當代英國人的數學這么爛?”
“我國的初中生來到英國,應該能稱王稱霸,僅數學領域而言。”
“這么說來,英國真是個好地方。”
“不過說真的,沈奇你的英語需要強化了。”
“確實如此啊,好在IMO的考題翻譯為各國語言,否則我有可能看不懂題目。”
沈奇和周雨安在倫敦街頭溜達一圈之后回到酒店,備戰即將到來的IMO正賽。
中國是近30年以來國際奧數賽場上最強大的王者,沒有之一。
自從1985年首次參加IMO,中國奧數隊狂攬18個團隊冠軍,打的其他國家叫爸爸。
沈奇他們這支中國奧數隊來到英國只有一個目的---冠軍。
“沈奇,我們中國人的數學整體水平這么厲害,小學生都會做100以內的加減乘除,而英國大多數成年人無法完成20以內的簡單計算。可以說我們從小就打下了非常堅實的數學基礎,可什么從來沒有一位中國人拿過菲爾茲獎,而數學爛成這種鳥樣的英國人,卻有六人次獲得過菲爾茲獎。”
周雨安躺在酒店房間的單人床上,補充了一句:“我指的是國籍為中國的中國人。好吧,就算加上丘成桐和陶哲軒,目前為止也只有兩位華人拿過菲爾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