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積是二階的超復數,并且用二階的獨立單元表示出來,那么……”沈奇翻書尋求幫助,查閱的文獻正是《線性擴張論》。
中科大版的高代教材對沈奇來說沒太大用處了,他寄希望于《線性擴張論》,然而這本參考文獻也沒多大卵用,當小說讀讀消磨時間OK的,破題,則派不上用場。
“開卷考試靠誰都沒用啊,只能靠自己。”得了,沈奇自己動手,自己推導吧。
換種思路,將一個超復數γ和兩個超復數α、β之外積作內積,那么這個積在三維的表達是……沈奇一個激靈,哈哈,有了!
沈奇奮筆疾書:
Q=【αβ】γ
=(α2β3-α3β2)γ1+(α3β1-α1β3)γ2+……
……
接下來,要進行一波行列式的操作:
Q=▏α1β1γ1▏
▏α2β2γ2▏
……
代數無法離開幾何,幾何賦予代數新的生命。
沈奇用Q幾何的解釋由α、β、γ的線向量構成的平行六面體體積。
“那么這個體積可正可負……對了,就這么干!”沈奇得了一個平面量,第一題被破解。
做題太過忘我,以致忘記了時間。
沈奇看看手機上的時間,緊張了,這……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
倒計時43小時27分,進度1/36。
按照這個解題進度,不吃不喝不睡也搞不定剩下的35題啊!
沈奇潛意識里就是要搞定全部的36題,而不是28題的及格線。
“那就不吃不喝不睡!”沈奇心一橫,還是那句話,自己吹的逼,含淚也要裝完。
沈奇也不查什么資料了,加快答題進度。
又過去了3個小時,再破兩題。
倒計時40小時27分,進度3/36.
絕望,沈奇很久沒有體驗過絕望的滋味了。
孫教授,龍主任,你們很變態啊,尼瑪這是給本科生做的題目嗎?是給大一新生做的題目嗎?
倒計時38小時,進度4/36。
沈奇連續奮戰了近10個小時,完成四題。
他在第5題的推導計算中遇到了麻煩。
測試卷第5題的答題頁寫滿了,沈奇仍舊未找到核心破題步驟。
已是晚上10點,好在圖書館通宵營業。
無比疲倦的沈奇給孫教授發信息:“試卷上的空白處太少,可以附頁嗎?”
孫教授秒回一個字:“可。”
看來孫教授在時刻關注沈奇。
沈奇正在接受學分測試,他很自由,可出入任何地方,能夠查閱一切資料,甚至被允許跟出題教授發短信。
然而,這種考試模式往往意味著,這是地獄級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