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田徑隊訓練場,400米的標準跑道環繞草坪。
跑步的、投擲的、跳躍的,運動健兒們揮灑汗水。
女健兒當然是有的。
看,那妹子一鐵餅擲出幾十米遠,身強體壯力氣長。
“沈奇,來了。”李太猛跑過來跟沈奇打招呼。
“嗯,現在干嘛,教練呢?”沈奇四顧張望。
“那里,那里,全都是。”李太猛左指指,右點點。
“一共幾位教練?得有10個左右?”沈奇快速估算,目測年紀在30歲以上的都是教練。
“果然是數院的,沈奇你看的很準,咱們隊剛好10個教練,長跑、短跑,投擲、跳躍,教練們各司其職。”李太猛說到。
“隊員得有四十幾個?”沈奇又問。
李太猛:“算上你,男子女子,48人,基本上全在這里了。”
“太猛,你是體育特招生?”
“并不是,我高考640多分考上的燕大。長跑是我的業余愛好,讀大二時我隨便跑跑,就跑進了校隊,拿到了二級運動員證書。”李太猛輕描淡寫的說到。
“牛!”沈奇豎起拇指,燕大各院系人才輩出,“咱們隊都是二級運動員、一級運動員吧?”
“大部分都有一級運動員證書,健將級的好幾個,國際健將還有一位呢,看,就是那位練鐵餅的女隊員。”李太猛說到。
“那我就不明白了,咱們隊兵強馬壯,要我何用?”沈奇覺得疑惑,“我是四級運動員,沒有證書。”
“我們隊強的是投擲和跳躍,是田賽。”李太猛解釋到,“2010年之前,燕大短跑和長跑也超級吊的,現在不行了,弱雞隊伍,別說水木,連人大都跑不過。”
“武老師說了,咱們徑賽版塊不拘一格降人才,他發動我們這些隊員,在民間尋找有潛力的燕大在讀學生加入校隊。我覺得沈奇你挺有潛力,就介紹你加入我們隊。走吧,帶你去見見武老師。”
李太猛帶著沈奇去見教練。
一路上,李太猛簡要介紹了燕大田徑隊的歷史和今天。
燕大田徑隊曾經輝煌過,也為國家隊輸送過田徑人才。
都是大學生,李太猛用一組數據說話。
男子方面,燕大校隊的男子100米紀錄是10秒23,創造于2005年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中。
這個10秒23非常吊了,擱現在,也是中國男子田徑隊主力選手的水平。
現役中國男子百米選手,能跑進10秒30之內的人不超過一巴掌。
長跑方面,燕大同樣出過牛人,男子5000米的隊內紀錄是13分55秒,創造于2010年全國田徑錦標賽中。憑借這個成績,可以進入任何一屆中國男子田徑隊。
燕大田徑隊最吊的紀錄應該是男子400米,45秒76。
現役中國男子400米運動員,沒有一個能跑出這個成績。中國男子運動員400米能跑進46秒之內,已算國內吊炸天。
沈奇最喜歡和數據打交道,他掐指一算,燕大田徑隊特別是徑賽隊伍,曾經是支牛逼哄哄的勁旅啊!
值得一提的是,創造燕大隊內牛逼哄哄紀錄的那些徑賽牛人,沒有一個選擇體育作為終生職業。他們本科讀完后選擇退役,繼續讀研、讀博,他們都是學霸,運動型的學霸。
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水木。
沈奇知道這個事實,他的高中哥們徐銳跑100米拿到全國亞軍,都進不了水木大學田徑隊,最終去了科技大。
燕大的那撥徑賽牛人畢業的畢業,退役的退役,留下一群弱雞苦撐局面,非常勉強的維持著燕大徑賽項目昔日的榮光。
尤其是長跑項目,瞅瞅,如今這支燕大長跑隊以二級運動員為班底打造,就一位一級運動員。
二級運動員只能算是業余水平,業余選手里比較厲害的那種吧。
一級運動員勉強可以靠體育吃飯,但這碗飯也沒那么容易吃。
練到健將級、國際健將,興許才有一條出路。
“武老師,這是沈奇,數院大一學生,長跑節5000米冠軍。”李太猛將沈奇帶到武老師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