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巡查考場,一個小時過去了,他又溜達回黑直長妹子身后。
這個妹子的發型跟歐葉很像,她低頭做題,長發泄下遮住側臉。
從后面看背影,這個妹子的外造型和歐葉還真有幾分相似。
沈奇搖搖頭,擁有黑直長發型的妹子很多,而歐葉只有一個,計算姬獨一無二。
一個小時過去了,這位大一女生就完成了三道填空題,她正在做第一道證明題。
前三道填空題是孫二雄出的,后面兩道填空題是沈奇出的,大一女生解不出答案。
大一女生驀然回首,發現身后站一人,她大驚:“干哈呢你!”
“不干哈,請專心答卷。”沈奇輕輕敲了敲女生的桌面,淡定走開。
這妹子的造型像歐葉,但一張嘴,畫風突變。
高代考試結束后,沈奇立即給歐葉發微信:“新春快樂。”
歐葉秒回:“還有一個月才過年呢。”
沈奇:“提前給你拜年,祝你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歐葉發了一個捂嘴笑臉的表情:“直男變成暖男啦?”
“想你了。”沈奇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打出了這三個字,像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
兩分鐘過去了,歐葉并未回復。
沈奇靠在教室外的墻壁上,笑了,他確實開始懷念歐葉。
當她不在身邊的時候,原來真的會有點不習慣。
又過了一分鐘,歐葉終于回信:“我想回學校。”
“下學期開學,能回來嗎?”沈奇問到。
歐葉:“嗯,一定!我會積極吃藥,樂觀治療,早日回來!”
沈奇:“等你。”
發完微信,沈奇來到SOS課題辦公室,打開歐葉的那臺電腦,他要再送歐葉一份禮物,這份禮物叫《關于丟番圖方程沃什猜想的證明》。
美國數學家沃什曾提出過一個猜想:設a,b為正整數,則方程aX^4-bY^2=1至多只有兩組正整數解(X,Y)。
哥德巴赫也好,費馬也罷,玩數論的人都愛提猜想。
更可氣的是,哥德巴赫和費馬還是業余數學家。
沃什是職業數學家,他提出的丟番圖方程猜想,證明難度要小于哥德巴赫猜想和費馬的一系列猜想。
半年前,沈奇偶然翻閱一本英文數學期刊,發現了一篇有意思的論文,這篇論文的作者是一位德國女博士。
德國波恩大學的數學系女博士在她的博士論文中使用p-adic方法,通過非常復雜的技術,得到了如下形式的不定方程aX^2-bY^4=c,c∈{1,2,±4}
的解的個數之精確上界。
德國女博士的研究成果很接近沃什猜想的證明了。
然后沈奇去跑步,產生了一個靈感。
結合德國女博士的成果及Thue-Siegel方法,做出一個有效代數逼近,是否可以完全證明沃什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