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以及同期入學的數學系研究生們,他們都有導師,他們同樣需要上課。
只是上課、考試,或者只做課題、寫論文,這兩種方式都無法修滿必須的225個研究生學分。
上課+寫論文這種組合方式,是數學系研究生將要完成的任務,最多五個學期,最少一個學期(理論上)。
目前的最快紀錄是兩個學期,由陶哲軒、云威共同保持。
斯貝爾曼大廳由著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先生設計,它是一棟教學樓,數學系研究生的課程大多在此進行
斯貝爾曼大廳的某間教室正在進行的授課是《代數幾何》,教室里坐了10個學生,他們都是數學系的研究生。
沈奇也在這里,這是他到普林斯頓后的第一課。
代數幾何是沈奇的Breath,他有方向性的選聽這門課程。
教室里的十位數學研究生,入學的年份、季節有所不同。
這里不存在嚴格的研一、研二之分,都是導師制,研究生們想聽什么課自己去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
“眾所周知,對于有孤立多重點和尋常多重點直線的m次代數曲面,某個m-4次曲面應該起m-3次伴隨曲線對于m次曲線的作用。”代數幾何的教授講到此處停頓下來,敲了敲黑板,說到:“如果要使這個二重積分在四維曲面的二維域上保持有限,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
教授提問,學生討論,這是普林斯頓的教學模式。
“很明顯,Q是m-4次多項式,Q=0是一個伴隨曲面。”一位加拿大研究生說到。
“我補充一下,通過f=0的多重直線,且在f=0的每一個k階多重直線處有一個至少是k-1階的多重直線。”一位以色列研究生補充說明。
“喔,很漂亮的論述。”教授鼓起了掌,他是羅馬尼亞人。
教室里有一位教授+10位學生,其中只有一個美國人,這是普大數學系的特色,外國人比美國人多。
高手,都是高手,沈奇微微一笑,加拿大人和以色列人腦袋瓜子轉的很快,思維靈敏,邏輯嚴謹,把我想說的話都說了。
“那我也補充一句。”沈奇不甘寂寞,“第一類二重積分類似于第一類阿貝爾積分,我們只需將N=m-4代入即可。”
“很好!”羅馬尼亞籍教授對沈奇稱贊到,又問:“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沈奇。”
沈奇聽完這節代數幾何課,馬不停蹄又去聽了節N-S方程的解析,這是數學物理領域的課程。
“你的回答很完美,你叫什么名字?”N-S方程的教授問到。
“沈奇。”
再然后,沈奇去聽了節數論的課,因為今天沒有其他數學物理和代數幾何的授課了。
“你叫什么名字?”
“沈奇。”
“你叫什么名字?”
“沈奇。”
……
開學后的一個多禮拜,沈奇將數學系研究生能聽的課程全聽了一遍,他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很少犯錯,觀點鮮明且邏輯合理,給諸多課程的教授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