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會同意的。”沈奇無法錯過和普大數學研究團隊一起攻克RH的機會,歐葉一定會同意并支持他這么做的。
“瑪麗,為什么不給沈奇一個機會呢,你需要他的幫助。你也承認,在你的博士畢業論文中引用了沈奇的算法,你們實際上已經合作過一次了。”穆勒笑瞇瞇和藹的說到,“沈奇是個了不起的學生,他用兩年時間發表了十篇數學論文。瑪麗,我和你在本科期間加起來的論文數量,正好是沈奇的一半。”
瑪麗面無表情,最終還是同意了穆勒的提議,畢竟穆勒是這個團隊的老大。
“那么沈奇,從現在開始你是瑪麗的助手,祝你們合作愉快。”穆勒作出最終指示,散會。
沈奇得到了一份ζ(2n+1)課題的資料,他雄心勃勃已有一個成熟的想法,他將用一種創新思路完成ζ(2n+1)兩個遞推公式的證明。
“你最好別給我添亂子。”瑪麗請沈奇去校內咖啡館喝咖啡,兩人單獨相處,交流課題項目的下一步推進計劃。
“瑪麗,你覺得我像是亂來的人嗎?”沈奇反問。
“誰知道呢?”瑪麗不置可否。
“如果我是亂來的人,那你也是,你的博士畢業論文引用了我的代數逼近算法。假如你親自動手完成這個代數逼近算法,你現在可能剛剛博士畢業,或者要等到明年春季才能畢業。這個代數逼近算法沒有幾個月的時間算不出來。”沈奇陳述事實,這個丟番圖方程沃什猜想論文事件一直是他心中的痛。
“丟番圖方程沃什猜想的論文已經是過去式了。”瑪麗輕描淡寫的帶過,“說說吧,ζ(2n+1)課題接下來的工作,你想怎么開展?”
“穆勒教授的框架設定保持不變,具體的論述證明推翻重來。”沈奇堅定的說到。
“你確定?”瑪麗冷笑到。
“非常確定。”沈奇毅然決然的點點頭,“瑪麗,我知道你很忙,還要帶本科生的導修課,批改他們的作業和試卷。如果你不介意,ζ(2n+1)課題新的論述工作由我獨自完成,圣誕之前我將完成這份工作,放心,共同第一作者將有你的名字。”
“哈哈哈。”瑪麗大笑,笑的肚子都疼了,貌似聽到了世界上最可笑的笑話。
“狂妄,無知,不可救藥。”瑪麗從精美的女士錢包里夾出一張10美元的鈔票,壓在咖啡杯下,起身離去。
“咖啡我請。”走了幾步后瑪麗回頭說到,“但共同第一作者只有兩位,我和穆勒教授。”
“那就各顯神通咯。”沈奇攤手說到。
“哼。”瑪麗冷冰冰的走了,她與沈奇的合作看上去并不愉快。
沈奇在燕大期間一共發表了十篇論文,正是如此豐富的科研經歷,讓他成為全中國唯一一位在今年秋季入學普大數學系的研究生。
這十篇論文,沈奇全都是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
一篇論文可以有一個以上的作者,論文名下方的作者排序,從左往右數,排在第一位置的是第一作者。
沈奇曾在自己及歐葉、孫二雄、魯國珍的名字后面標過記號,標記號代表著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
再后面是第二作者、第三作者……
寫論文不圖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那還寫個鬼啊。
沈奇無法接受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之后。
瑪麗不待見沈奇,沒轍了,沈奇只能單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