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多讀小學,22歲多博士畢業,十六年的學生時代宣告結束,沈奇開啟了人生中的新旅途,他驅車前往馬薩諸塞州打錢。
一個黎曼猜想夠沈奇吃一輩子,這只是剛剛開始。
最近刷錢刷到手軟,3月份的科學突破獎100萬美元獎金尚未用完,沈奇于6月中旬又收獲了一張100萬美元的支票:證明黎曼猜想的獎金。
除了100萬美元的破解千禧難題獎金之外,克雷研究所還給沈奇頒了個獎項---克雷研究獎。
克雷研究獎是個不大不小的國際性獎項,系統評級為B級獎項,獎勵了沈奇40萬×2=80萬點學霸積分的成就獎勵。
系統更新了晉升數學14級的條件進度:
條件一:18/2000萬
條件二:S級獎項,0;A+級獎項,0;A級獎項,0;B級獎項,4個;B級以下不予統計。
條件三:頂級大師級的宿主尚無任何一位學生發表四大期刊論文,進度0%。
結余學霸積分:6677510點
領了錢拿了獎的沈奇,在克雷研究所內接受了Discovery探索頻道記者的專訪。
記者問到:“沈博士,作為首位領取克雷研究所千禧難題破解獎金的數學家,有什么感想?”
“我是個普通人,我不追求金錢,也不刻意回避金錢。”沈奇心平氣和的說到。
論裝B,沈奇只服一個人,就是破解了龐加萊猜想的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
佩雷爾曼于2003年證明了龐加萊猜想,他是首位破解千禧難題的人。
然而佩雷爾曼拒絕領取克雷研究所的100萬美元獎金,他同樣拒絕領取2006年的菲爾茲獎。
在2006年菲爾茲獎的獲獎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佩雷爾曼的名字。
但當時的佩雷爾曼并未去頒獎現場領獎,IMU強行將菲獎掛在佩雷爾曼的名字上。
一直掛到今天,佩雷爾曼也沒去領取菲獎,他消失了。
不打錢,不領獎,并且從不發表一篇期刊論文,這就是俄羅斯逼王佩雷爾曼的行事風格。
關于龐加萊猜想的證明,佩雷爾曼發表在arVix上,這個網站不需要同行評審。
凡是需要同行評審的期刊、雜志、學術文獻,佩雷爾曼一律不投稿。
所以沈奇只服佩雷爾曼一人,他覺得跟俄羅斯逼王相比,自己就是一普通人罷了。
Discovery探索頻道的記者繼續問到:“沈博士,你在一年多的時間內,連續獲得福特獎、數學突破獎、克雷研究獎,獲獎頻率極其驚人,那么你是否期待今年的菲爾茲獎?”
沈奇答到:“我剛才說過了,我不追求物質,我不回避物質。對于榮譽和獎項,我也是這個態度,不過度關注,不刻意拒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