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曼猜想前兩個表達式的論文只有30頁,而RT第三表達式的論文有66頁,充分說明了第三表達式的推導過程更加復雜。
在這個特殊時期,菲獎幾大候選人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國際數學界和媒體界的深度關注。
沈奇提前20天發表RT第三表達式的最新研究進度,目的是留一些時間,讓國際數學界去研究他的最新成果。
“沈奇發表了RT第三表達式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這篇66頁的論文中,沈奇和他的團隊通過三種路徑,得到了RT第三表達式的兩個推論和一個核心方程。這是非常重要的進展,結合黎曼猜想證明的前兩個表達式,沈奇幾乎鎖定了一個菲爾茲獎名額。”—來自美國數學界的點評和預測。
“首先,我們必須對沈奇做出的貢獻予以肯定,但問題是,RT第三表達式并未被完全證明。沈奇在拉馬努金獎報告會上提到的第四條路徑,至今依舊未見到一個字。”—來自歐洲數學界的點評。
關于RT第三表達式最重要的第四條求證路徑,由沈奇自己負責。
最近一段時間,沈奇閉門不出,本科生的數論課全部交給林登施特勞斯教授去帶。
能喝的酒全喝了,能燒的論文草稿紙全燒了,沈奇沒有寫出關于第四條路徑的任何一個符號。
“懷爾斯教授的那套神秘儀式,根本不管用啊。”
沈奇燒的全是草稿紙,已成文的正式論文,他舍不得燒掉。
解決數學問題,就應該從數學本身出發。
喝什么酒,燒什么論文。
封建迷信思想害人不淺!
距離國際數學家大會揭幕還剩一周時間。
沈奇不喝酒不燒論文,他回歸到了數學本身,數論本身,解析數論本身。
數學家們通常將數學分為純數學和應用數學,數論無疑屬于純數學,而解析數論純之又純。
理論性太強的學科,注定是極少數人的玩具,他們孤獨寂寞,高處不勝寒。
解析數論這種超硬的分析學科在中國并不流行,然而中國近現代最有名的幾個數學家,都跟解析數論緊密相關。
解析數論在中國大體上有兩個學派,一個是以華羅庚先生為核心的中科院學派,另一個是以閔嗣鶴先生為靈魂的燕大學派。
中科院學派另一位杰出代表是陳景潤先生,哥猜是解析數論中的著名問題。
燕大數院專攻數論的林院士師承閔嗣鶴,他跟沈奇有過交流,在沈奇6月底歸國的那段時間。
“我推導出這個式子,其中s是變量,而且是復變量,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在零點時,這個式子完全是通過ξ(s)這個整函數變化得到的,并且它在形式上仍然是整函數……”
沈奇回想起了林院士當時的觀點。
“于是我們可以試想,s在遍歷復平面的過程中,恰巧不偏不倚,不多不少處在某個非顯然零點位置上,即與該非顯然零點重合,其結果不難推測,這個式子的值為0,RT第三表達式證得……”
就在此時,普林斯頓的天空忽然烏云密布。
轟隆隆!
驚雷響起。
下起了暴雨。
沈奇一個激靈,大腦如過電一般捕捉到了一個牛逼的靈感。
“林院士說的有道理,卻也需要補充完善,才能最終征得RT第三表達式。”
“哈哈,哈哈哈,我已經想到該怎樣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