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板。”于磊接下任務,表面很自信,心里有點虛。
美國的導師更像是老板,學校給予他們一定課題任務和資金支持,更多的情況是,老板們自己去外面找課題和資金,自負盈虧。
“于磊,你研究這個課題的同時,盡快和維多利亞大學的小蓋伊教授聯系上,這是個聯合項目,由維多利亞大學發起,邀請我們參與合作。”沈奇交待了課題背景。
維多利亞大學的老蓋伊處于半退休狀態,他的數學事業傳給了兒子小蓋伊。
小蓋伊團隊的研究范圍較廣,除了數論,他們也在函數論、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領域有所建樹。
小蓋伊謹遵父命,積極推動與沈奇團隊的學術合作。
沈奇覺得這個機會不錯,一是可以鍛煉于磊,二來對保持自己團隊國際化的定位有幫助,減少學術近親繁殖的風險。
找沈奇尋求合作的大學或研究機構不止一家,團隊不止一支。
沈奇從十幾個合作項目中精心挑選出兩個,一個交給于磊跟進,另一個交給拉爾夫。
拉爾夫的課題項目是《線性李超代數及其超群的研究》。
拉爾夫主攻的是代數學,包含李代數、李群、群論等重要內容。
同樣是跨校合作項目,拉爾夫將跟常春藤友校耶魯的團隊共同推進此項目。
“兩位請加油,你們代表的是普林斯頓,可千萬別掉鏈子。”沈奇說到,“這兩個課題有一定難度,但不必畏懼,你們的身后是我,是整個普林斯頓。”
“沈教授,我原以為你會親自設計一個課題交給我們完成,沒想到我的第一個課題項目,是跟耶魯合作。”拉爾夫說到。
“瞧不起耶魯?”沈奇問到。
拉爾夫:“不不,耶魯是一所不錯的大學。”
沈奇解釋到:“你們兩個現在的水平,無法完成我親自設計的課題,可能連看都看不懂。所以,推進我剛剛布置的任務,是你們現階段的主要工作。”
“OK,明白了。”拉爾夫竟無力反駁,乖乖的按照沈奇的吩咐去做。
布置完數學任務,沈奇給自己放了幾天假,他在微信上和老媽聯系,詢問煲湯技巧。
聰明的數學家很快學會了煲湯技能,沈奇買了排骨、玉米、胡蘿卜,排骨切段,開水燙一燙去腥味,跟玉米、胡蘿卜一起擱電飯煲里,加水,調到煲湯模式。
一鍋湯煲好了,加點鹽,就著披薩,沈奇和歐葉中西結合,在家里享用晚餐。
“喔,好喝。”食量不大的歐葉連喝好幾碗沈奇煲的湯。
“在美國煲湯不難,難的是食材不好找,煲來煲去就那么幾種,我來美國這么久了,沒見過哪里有賣豬蹄的,美國人不吃豬蹄,殺完豬,蹄子直接當垃圾處理了。蓮藕更加難搞,咱也只能喝個排骨湯什么的。”沈奇剛剛結束了和老媽的微信聊天,有想法卻難以實現。
歐葉查了查手機:“蓮藕豬蹄湯,豐胸的……你,你,你到底還是嫌棄我胸小!”
然后歐葉再也不讓沈奇煲湯了,她開始自學煲湯技術。
男女同居,不能老讓男人煲湯做飯,出身富裕家庭的歐葉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力所能及的學起了做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