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奇的規劃中,數理研究中心初期設置三個室,數學室、物理室、總務室,前面兩個室直接參與一線科研,總務室負責后勤管理。
中心初期的人員配置不應少于三十人,目前除中心主任沈奇之外,暫無其他人員到位。
數學室中的一個位置是留給周雨安的,周雨安過幾個月就該拿到普大的PhD了。
周雨安主攻的是微分幾何及偏微分方程,根據數學專業的設置,沈奇的數學室至少需要十二人,每人負責兩個分支,才能覆蓋數學全領域。
物理的分支更龐雜,至少需要十五人才能完全覆蓋物理學。
加上三個負責后勤的人員,數理研究中心初期的人員配置不應少于三十人就是這么估算出來的。
招攬有識之士吧,沈奇讀本科時的燕大數學系微信群還沒解散,他是群主。
沈奇在群里發消息:
“燕大沈奇數理研究中心成立了,我兼主任。”
“本中心獨立于燕大任何學院,直接對校方負責,我們以學術至上為宗旨,主要從事基礎理論研究,理論結合應用。”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中國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
“現誠招數學研究員若干,薪資待遇與燕大數院持平。”
“對了,要求博士學位。其他無。”
“有意者請直接與本人聯系。”
此消息一發,死了好久的微信群瞬間爆炸。
“沈老大回了?”
“喜訊啊!”
“我去,我想去,可我只有學士學位怎么辦?”
“我還在讀研。”
“我讀博中,論文煩到我想自殺。”
幾百條信息刷的沈奇眼睛都花了,他發了條語音信息:“都給我安靜!已經博士畢業的在群里打1。”
歐葉:“1。”
一分鐘過去了,只有歐葉打1。
羅季:“歐葉真女神!”
李真強:“歐葉這么快博士畢業!還是普林斯頓的博士!”
蔡青:“打工度日的本科生不敢說話。”
沈奇問到:“就歐葉一人博士畢業?算上我,兩人?”
羅季跟沈奇算了筆賬:“沈老大你讀完大二去美國,在美國呆了五年,這五年中我們接著讀大三、大四,少數同學本科畢業后參加工作,大多數同學繼續讀研讀博。你自己算嘛,本科畢業之后三年的時間里,一個普通人,現在能博士畢業嗎?”
這么算的話,那還真沒幾個人博士畢業。
李真強開始寫博士論文,他的進度已算很快了。
羅季剛剛碩士畢業,他不想讀博了,準備去找份工作,想去沈奇那里工作吧,可沈奇需要的一線科研人員只招博士生。
負責財務的、人事的、雜七雜八工作的后勤人員,沈奇設置的門檻線是本科學歷,讓羅季這位燕大數學系研究生干這種后勤管理工作也不合適,屈才了。
一線科研人員的標準不能降低,必須是博士生,沈奇很清楚博士生和研究生的區別,沒經歷過博士階段,有些學術素養鍛煉不出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挖人這種事情,先從燕大內部做起。
沈奇離開燕大五年,這五年間燕大發生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