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空手而來,沒有帶教案,教案在他心中。
這節高代精品課,沈奇以一段聲情并茂的朗誦開頭:
“一直循環的數字和絕不露出真面目的虛數,描繪出簡潔的軌跡,抵達某一點。”
“圓并沒有在任何地方登場,卻有一位仙女下凡,π。”
“π啊,π,她落到了e的地盤,羞答答的跟i產生情愫。”
“π、e、i的身體緊緊擠在一起,但是1的出現并與她們相加,世界就毫無征兆的發生了轉變。”
“塵歸塵,土歸土,一切歸于0。”
沈奇微笑著完成朗誦,面向臺下問到:“為什么歸于0?”
燕大的大一學生是很聰明的,有人回答:“歐拉恒等式!”
“非常好。”沈奇點點頭,在黑板上寫出了一個經典的式子,歐拉恒等式,e^iπ+1=0。
“沈教授的這種教學方法,甚是有趣。”年輕的助教、講師們大開眼界,歐拉恒等式人人皆知,以散文的形式將其引出,他們倒是第一次看到。
“實際上我剛剛朗誦的這段,原創者是小川洋子,我進行了一些改編。小川洋子是一位女作家,她在《博士的愛情算式》這本小說中,以文學家的視角優美而準確的詮釋了歐拉恒等式。看來小川是文理兼修的女學霸。”沈奇也是博覽群書的人,他看過的小說比不少中文系學生都要多。
“小川女士的任務結束了,現在讓我們聚焦今天的主角—歐拉。”
沈奇敲了敲黑板上的歐拉恒等式,說到:“歐拉是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在很多方面的學術思想是超前的,他在18世紀瞭望到了20世紀的東西。”
“黑板上的歐拉恒等式是諸多歐拉公式中的一個,它非常經典。接下來,我要寫出另一個非常奇妙、在18世紀被認為是匪夷所思般存在的歐拉公式。”
沈奇轉身在黑板上寫出另一個歐拉公式:1+2+3+4+5+……=-1/12
乍一看,這是不可能的。
將正整數無窮相加之后,居然得到了一個負數。
18世紀,歐拉寫出這個公式后,沒人可以理解他,因為他無敵了,所以寂寞。
21世紀的今天,同樣有很多人難以理解,為什么無窮多的正整數相加,最終得到一個負數?
在座的數院學生、物院學生并沒有大驚小怪,他們是全中國最優秀的一批理科大一學生,他們站在21世紀的理論基礎高度上,可以理解這個“正數無窮相加得負數”的歐拉公式。
學生們包括助教、講師只是不知道,沈教授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他接下來又要講什么?
接下來,沈奇說到:“讀高中時參加過奧數競賽的同學請舉手。”
刷刷刷!
舉起一堆手臂。
課堂氣氛較為活躍,這年頭越來越多的學生熱衷學科競賽。
“這么多?全民奧數呀?”沈奇有些意外,在座80%的學生舉手表示,他們有奧數競賽的經歷。
沈奇:“那我隨機點一個長得最好看的吧,來,小伙子,你上臺寫出這個歐拉公式的證明過程,用中學生的方法,不許使用高等代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