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源源不斷的從地球上吸取回形針,這一幕說明了什么物理現象或理論?
沈奇保持微笑姿態暫不發言,讓PPT繼續秀。
這份PPT是沈奇數理研究中心的17位物理博士聯合制作的,沈奇列了個大綱,17位博士每人做幾頁,團隊的力量無比強大,這份精美酷炫的PPT僅用時三天便完工。
彈幕上非常熱鬧。
“理工男做的PPT就是有技術含量啊!”
“我們學校的歷史教授,做的PPT全是文字!我們要看的不是電子版的資治通鑒!”
做PPT最強的組織應該是專業的廣告公司,他們靠這門手藝投標、生存,他們的創意大多通過PPT來展示。
學者們的主要精力是研究各種學問,他們不會把太多時間放在PPT表達、排版、美工等工作上,基于一個報告課題,學者們把該說明白的事情說明白就好了。
所以有網友吐槽,有的教授做的PPT,每一頁都是文字,滿屏的文字,誠然教授把該展示的內容全部展示了,但學生們看的眼睛發花、腦殼發脹。
PPT這種事情,不是應該圖文并茂,有文字、有圖表、有曲線、有酷炫動畫、有3D模型什么的嗎?
沈奇團隊的這份PPT,幾乎可以媲美專業廣告公司的作品。
他不怎么講解,現場觀眾或網友看PPT中的動畫模型,也能看明白一些事情。
“物理學霸解釋一下,第一頁PPT講的是什么?”
“宇宙?地球?磁鐵?”
“相互作用力?”
“牛頓定律?”
彈幕越來越趨于技術流,雖然也有人發一些毫無意義的內容,但多數網友本著學習科學的精神在觀看沈奇的直播。
“這都不懂?沈教授生動展示了電磁力和引力間的關系。”
“臥槽,真有學霸?”
“本人是首都四中高二2班的物理老師。”
“楊老師是你嗎楊老師?”自稱是首都四中高二2班物理課代表的網友驚呆了。
物理老師:“別廢話,看直播,以沈教授的解釋為準。”
終于,沈奇開口了,與此同時PPT上顯示出一段文字:電磁力>引力。
“本次直播面向全世界的用戶,其中可能有和我一樣的職業學者,也有喜愛物理、熱愛科學的普通人,所以我力求在PPT表達上更接地氣,盡量用多數人可以理解的形式,來展現我們的研究成果。我今天的報告或許會比以往的報告更加啰嗦,希望大家理解。”沈奇望向大屏幕,接著說到:“人類很早就知道了引力和電磁力的存在,并以此為基礎,創造了引力和電磁力的經典理論。我相信大家在高中課本中都學過相關的公式和計算方法。”
“進入大學,我們又了解到,原來自然界中除了引力和電磁力之外,還存在另外兩種力,即強力和弱力。強力是使夸克相互吸引,給出質子和中子的作用力。弱力是隨原子核輻射產生的力。好了,關于四種力的簡單介紹,我就啰嗦到這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閱相關資料。”沈奇望向攝影機鏡頭,這番科普是說給廣大科學愛好者聽的。
“再看這張PPT,我們用略顯夸張的表達方式闡述了一個日常中的實例,將一塊磁鐵靠近鐵質回形針,結果一目了然,回形針被磁鐵吸走。這個簡單實驗說明,質量為6乘以10的24次方千克的地球對回形針產生的引力,弱于只有幾十克重的U型磁鐵產生的磁力。所以很明顯,電磁力大于引力。”
“站在地球上,我們發現,引力是四種作用力中最弱的一種,它比電磁力弱,甚至比弱力更弱。大家還記得嗎,在我們讀書刷題備戰高考的那會兒,很多習題中都有一句話,忽略引力的影響。”
“然而,當我們沖出地球進入星辰大海之時,我們發現,引力是絕對不可以被忽略的。”
“第一頁PPT是今天報告的引子,我們起于四種基本作用力,接下來,我們將進入主題,詳細探討四種基本作用力在弦論、在M理論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完善后的M理論,是否有可能在某種層面統一四種基本作用力?”
“各位來賓,各位科學愛好者,讓我們一起進入神奇的物理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