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是十臂而是六臂,為什么不是五顆腦袋而是一顆腦袋,為什么憑空多出來一個海螺,翅膀的合成路徑是什么?這個現象是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不必糾纏這些細節,畢竟沈奇的猜想建立在高維度理論上。
思維停留在三維空間的業余科學愛好者現在只能看熱鬧了,而專業的物理學者進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中。
大屏幕中六臂神魔所持的那個海螺被放大,古今中外諸多神仙妖怪中,是否有以海螺為兵器的神妖?
神話傳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海螺。
這不是普通的燒烤型海螺,而是獨一無二的學術型海螺。
海螺呈扭曲的螺旋狀,放大之后,物理學者及科學愛好者發現,它并非實體海螺,而是由許多數字、字母、符號構成的復雜樹網。
人們終于發現了隱藏在學術型海螺中的奧秘,它包含牛頓定律、開普勒定律、庫侖定律、麥克斯韋方程、相對論、量子場論、N-S方程、弦論、超弦理論、M理論……
“這是……這個海螺居然是由物理學公式和方程構建而成的整個物理學的骨架!”小白既震撼又亢奮,今天沈教授報告會太精彩了,在報告會的最后階段,沈教授拋出了一個超越M理論,足以在物理界引起地震的新概念!
嘩!
現場幾百位物理學者發出驚嘆,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chao連連啊!這份PPT的視覺效果和音效超級華麗,而其中隱藏的學術構想更加激蕩人心。
狂熱之后,學者們趨于安靜,他們壓抑心中的諸多情緒,只想親耳聽聞沈奇的進一步說明。
“其實吧,今天報告會的內容編排有點跳脫。”沈奇笑了笑,說到:“我花了很多時間在闡述弦論、超弦理論,最后整出來這么一個海螺,大家不會覺得我的報告邏輯很凌亂吧?”
現場眾人:“不會!”
沈奇繼續道:“那就好,謝謝。歸根結底,弦論、超弦理論、M理論的終極目標是形成一統的物理理論體系,從而真正的闡述宇宙,幫助人類更進一步去探索宇宙的奧秘。一直到這個海螺出現之前,我們的報告內容都是經過嚴密計算分析的,我們運用新的數學框架性計算方法,徹底解決了超弦理論中的頑疾。”
“當然了,證明六維卡比拉猜想的超弦理論和完善M理論中的五種理論之間,依然存在一個問題尚待解決。我們暫時跳過這個問題,大膽預測M理論中的五種理論皆有意義,它們在特定條件下歸于真身,這個真身處于海螺的上層,離物理的終極目標不遠了。”
“我們搭建了這個海螺型的物理框架,我們希望物理學能進入一種新的研究模式,即從試錯模式進入預演模式。”沈奇看了看表,他已經連續講了四個小時,在報告會的結尾,終于拋出了他爆炸性的物理學猜想。
自從物理學誕生以來,物理學家一直在采用試錯模式研究探索物理學,即我不知道我現在研究的命題是否是正確命題,我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如果證明它是正確命題,則我將繼續順著這個思路進入更深層次的研究領域。
如果它是偽命題,那么就證明這條路走不通,我不得不放棄在這條研究道路上的一切努力,選擇一條新的研究道路,開展新的研究工作。
一直到現在,物理學家們都是這么試錯的,他們遵循一個固定思維,提出假設、證明假設,假設若正確,則繼續前行。假設若錯誤,則換一條新路。
今天,沈奇展示了一個全新的猜想,他描繪了整個物理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如果沈奇的猜想被世人接受,那么物理學家們將不再去試錯,而是按照一種設計好的路線,有計劃的填上物理學中剩下的坑。
沈奇的猜想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從隨機試錯到被安排的質變。
那么問題來了,在沈奇設計的物理學骨架—也就是這個海螺中,最頂端的那個坑是什么?這個坑代表著物理學的終極歸宿。
物理學者們再次審視這個海螺,它多么美麗,多么恢弘,它以牛頓力學和電磁學經典理論打底,在愛因斯坦的理論體系中繼續盤旋向上,超弦理論和M理論被安排到螺旋主線的高層部位,N-S方程看上去更像是一條重要的支線。
順著這個邏輯,M理論之上的坑位進入了學者們的視野,他們瞪圓雙眼,他們吃驚的發現,比M理論更高級的坑位,被沈奇命名為……明日的物理。
而在M理論和“明日物理”之間,存在一個隱藏坑位,看不到代表隱藏坑位的任何物理公式或文字表達,只知道有這么一個坑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