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下屬拍桌子懟所里的一把手,懟完一把手之后不僅沒有被制裁,反倒升職了,并進入了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組,吳新平的背景顯然夠硬。
吳新平現任“光點計劃”環境監測一部的部長,職務待遇等同于首都地球物理及氣象研究所的副所長。
“在沈院士面前提背景什么的,我淺薄了。我的意思是,當時我比較沖動,為了堅持自己的科學理念天不怕地不怕,沒少得罪領導。懟完所長之后,我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然而我并沒有受到任何批評、處罰、排擠,反而被征召進入‘光點計劃’環境監測部,職務待遇有了提升。”
“幾年之后我才得知,當時是所長力薦我進入‘光點計劃’環境監測部。為啥呢?因為我愛挑毛病,反對在中國境內搞‘光點計劃’。”
“既然吳新平給‘光點計劃’提了這么多環境方面的嚴峻問題,那么就讓吳新平去研究解決這些問題吧---這是所長的原話。”
“轉眼之間我為‘光點計劃’工作了十來年,我已經是快五十歲的人了,而我們的那位所長,兩年前因病去世。”
“老所長臨走的時候拉著我的手,囑咐我為‘光點計劃’保駕護航,要我控制好自己的暴脾氣,有話好好說,別跟領導、同事鬧矛盾,一切都是為了科學,為了國家,為了人民。說完這句,他停止了呼吸,就在我的面前。那天我哭了一宿。”
說到此處,吳新平不禁動容:“太多太多的人為這個計劃付出了心血,或直接,或間接。他們離開人世的時候,只要少數人知道他們的名字。沈院士在剛才的會議上說的很好,‘光點計劃’不容有失,如果失敗了,我將在愧疚中度過余生。”
“向你們的魏老所長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一定會在天上保佑我們完成任務。”沈奇聽著聽著也很動情。首都地球物理及氣象研究所的魏老所長確實只有少數業內人士知道,沈奇便是其中之一。
老一輩的科研工作者離我們而去,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在歲月流逝中變的蒼老。
類似魏老所長和吳新平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或在研究所里,或在實驗室中,或在工程建設現場,或在生存條件極其惡劣的荒郊野外。
國之脊梁不僅僅只是最出名的那位科學家,無數默默奉獻的基層科研人員撐起了整個國家的脊梁和傲骨。
“上了年紀,就變的懷舊了。”吳新平抱歉的笑了笑,隨即以嚴肅認真的語氣說到:“我從反對‘光點計劃’的副研究員,變成了堅決支持‘光點計劃’的環境監測一部部長,我很明白我的職責所在。工作崗位變了,但我的初心不變。我十分贊同沈院士在會議上提到的完善各類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工作指示,我將和我的同事一起,盡快按照沈院士的指示開展后續的工作。”
“地震、泥石流、洪水、沙塵暴等自然災害,我們有著比較成熟的應對體制,我們會繼續完善。焚風、光災的防患與應急處理,我們還比較薄弱,畢竟這在中國境內極少發生。正是因為發生頻率極低,所以更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
“所以請沈院士放心,我一定百分百按照你的指示,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你下達的工作任務。”
“只是,有一種災害的防患與處理,超出了我的知識范圍。我想請教一下沈院士,如果發生這種災害,我們應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