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蘇云便將其他幾把氣運神器放在自己身邊。
首先被蘇云拿在手上的是,傳國玉璽。
“有請九州歷代明帝。”
隨著蘇云的話語落下,傳國玉璽發出與五星紅旗同樣光芒,只不過,這次,并沒有在各地出現光芒,只是在帝都上空出現。
隨后,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漢昭烈帝劉備、魏武帝曹操、吳大帝孫權,晉朝司馬懿、隋文帝楊堅、唐高宗李淵、唐文帝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明文帝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總朱瞻基、清太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作者歷史不太好,如果有差的,希望大家指出)
“這便是后世九州嗎?不錯不錯啊,統一果然沒有走錯啊。”
這是秦始皇。
“后世竟然以漢為主,看來我大漢的人才濟濟啊。”
這是劉邦。
“果然,打斷匈奴才是正道啊。”
這是漢武。
“你們為什么要說我開掛呢?明明沒有好不好。”
這是知曉了后世對于他評價的光武。
“孔明終究沒能成功嗎?唉。”
這是漢昭烈帝劉備。
“哈哈哈,后世竟有如此多明白我曹操的人啊,都是梟雄之資啊。”
這是知曉了后世對他打趣的曹操,反手用自己的梗開起玩笑。
“什么意思啊?生子當如孫仲謀,合肥十萬送人頭,你們這是誹謗。”
這是氣急敗壞的孫權。
“河內司馬一氏愧對九州。”
這是對著九州道歉的司馬懿。
“大運河確實有些急躁,但我并非無用。”
這是想為自己辯解的楊堅。
“手足相殘,我心痛也。”
這是依舊對李世民殘殺李建成感到痛心的李淵。
“該死的倭人,我當初就不該教授他們大唐禮儀啊。”
這是對于櫻花后面利用九州技術進攻九州感到后悔的李世民。
“大宋走錯了路啊。”
這是對于宋朝重文輕武感到悲哀的趙匡胤。
“蒙古何必分裂啊,也謝謝后世愿意接受蒙古,忽必烈多謝了。”
這是對于一開始內蒙外蒙之分感到可惜的忽必烈。
至于大明,朱元璋沒有說話,而是領著一根戒尺,追著朱棣暴打,旁邊的朱高熾跟朱瞻基則是不敢上前阻攔。
“爹,我錯了,但是,允炆侄子實在是太過分了,我沒辦法的。”
“放屁,我說過,不允許自相殘殺,你既然做了,那就乖乖挨打!”
朱元璋知道朱允炆做的不對,而且,朱棣也做得很好,但是,他就是要出這口氣。
“你們兩個小崽子,過來拉一下啊,看戲呢?”
朱棣沒辦法,只能是求助兒子跟孫子。
“爺爺,冷靜,冷靜,老爺子也是沒辦法。”
朱高熾首先上去想試著攔住朱元璋,結果就是,朱元璋反手就是一戒尺將朱高熾打飛。
一看朱元璋的架勢,朱瞻基首先相通了,反正朱元璋也只是想出出氣,還是幫太爺爺吧。
反手,朱瞻基就把朱棣給逮住了,然后,朱元璋上來就是三戒尺打在朱棣頭上,朱棣是屁話不敢放。
“大清對不住九州,也謝謝九州愿意接受這個將九州拖入深淵的種族,努爾哈赤多謝了。”
這是大清開國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