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悄悄的過,而張奶奶的情況卻愈加嚴重,已是臥在床上。只有季塵來的時候,臉上才露出幾分神采,但卻已是有些神志不清。
她常喚他孫兒,季塵都答應著,看著她如冬日的燭火,正燃燒著所剩無幾的生機,季塵內心沉痛。
老人終是走了,在這樹上打綠的日子里,去尋她的孫兒了,季塵看著床上的老人,漸漸失去體溫,他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
他無力挽留,也不當挽留?也許,結束了這一段悲苦的人生,是于她而言最,好的解脫。
最后是他披麻戴孝,送了老人最后一程。
也許今后,他這一生都難以忘懷,一位老人家,曾在他最無助之時,為他端來一碗熱粥,送來一件棉衣...
夏日的燥熱總是那般難耐,先生飯是坐在樹蔭下閑適的很,看著季塵在那忙前忙后。
最近季塵把院子收拾的干干凈凈,茶也稱了半斤,屋里屋外都是擦的亮堂。
午飯氣氛稍顯沉悶,。
“準備什么時候離開?”
季塵夾菜的筷子停滯在半空中,身子也微顫一下。他沒有告訴先生他要離開的事,但先生還是猜到了。空氣在此刻凝固住了,安靜的可怕。
“你是我的學生,不是我的弟子,從我收你入門墻已是六年了,那時你還是個頭發都要遮住雙眼的孩子,如今已是少年,時間過得真快啊。”他這話似是在感嘆。
先生在這六年之后,再一次細細的打量著這個少年。
一頭烏黑密發束在身后,雖是十六,個子已是不矮,已有七尺多高,劍似的眉也不再被碎發遮掩。
高蹺的鼻梁,側臉有棱有角,配著一身素衣散著幾分儒意,卻又有幾分桀驁,幾分冷厲。一雙眸子卻是如鏡湖沐春,平和悠遠,但在深處仿佛流淌著一絲血色。
“六年,我教了你是與非,對與錯,黑與白,卻唯獨沒有教你修行,非我藏私。
而是...你不適合修行,更不適合我的路。你雖聰慧異常,但...”季塵沒等先生說完,他緩緩將碗筷放下,雙手伏地,頭深深磕在地上,跪倒在先生面前。
“你真就不能在這小鎮長守一生嗎?”
無聲,看著依舊跪倒在地的季塵,先生神色不知是氣急還是釋懷。又或者,先生本就知道他不會長留。
“你自己選的路,不要后悔!我無力給你快樂的童年,卻給了你平凡的少年。
記住!你心中仍有戾氣,也許歷一番紅塵也好,多一些人間氣對你而言也是人生,總好過待在這檀鎮不食煙火,還有...愿你永為少年!”
說完這些,先生背過身去,似是有些猶豫。但最后依舊開口道。
“你此刻離去,也許自有天定。昊天降禍,此后三年,天災將至,大亂之始。你此番離去,不知是福是禍。
你...罷了,福禍皆是你自己選的。但要記住,這檀鎮,容得下你!不管多大的禍患,在這鎮上沒人動的了你!今后若是累了,便快些個回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