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修,武修?”
老者沒搭理他繼續說道“修行一途,當今世上有兩大體系,便是道修與武修。
道修博雜又可劃分為劍修、儒修、符修以及其它一些小道。
劍修,不需多言攻伐第一。
儒修,修的是浩然正氣,于世間邪祟妖魔皆有極大的克制。
而符修,我則是不太了解,其雖為道修三大支脈之一,可皆是桀驁之輩,不好共之。其他一些小道便不跟你多講了。
而武修,則都是些只知道練體的匹夫,粗鄙無禮,皮糙肉厚,惡心至極。”
老者談及武修言語間都是鄙夷,看來對于武修的怨念很重啊。
“同級之中還不是打不過人家”季塵心里暗道,不過卻是不敢講出來,臉上還是一副贊同老者所說的樣子。
老者見他一臉贊同,于是點頭面露笑意繼續道。
“如今在我大夏,道修昌隆,武修多是一些無門無派的江湖人士。不過聽說西域佛國武修倒是昌盛,聽說他們的武道也有七境,具體如何我到是不知了。”
又與老者聊了一會兒,熟悉了一些后,前輩也變成了李老,而老者對此也不介意。
季塵則是從談話中得知,道修在前三境之前普遍是打不過武修的,倒不是說道修弱。而是道修在前三境剛是入道,除劍修外,普遍沒有什么殺傷手段。
反觀武修,煉的便是體,皆是皮糙肉厚。兩者對打,道修打不動武修,而武修則只需一擊便基本上可以定勝負了。
且道修體內元氣有限,而武修力如龍虎,著實是太占便宜,也難怪李老怨念如此之深。
“李老難道不是劍修嗎?”見季塵看著他放在膝上的長劍,不由得發問。李老輕輕搖頭回道。
“這是修道的一大誤區,持劍的便是劍修。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劍修,指的是有傳承,有門派的劍者,在吾等手中劍只是攻敵兵刃,而在劍者手中,劍,如同自身性命,是殺敵利刃。”
季塵對此是聽的似懂非懂,不過倒是想到了之前自家先生對劍的評價“君子之器。”
季塵突然又想到了什么,疑惑問到。“那道修為什么不兼修武道?”李老聽到此問,目光有些詫異的看著他。
“你這想法不錯,事實也確實如此。就我而言,其實我也修了武道,只是只修到了沸血境。
倒不是說只能修到沸血境,而是武道所花時間,力氣太多,大多想修道的人也都會修一修武道,不過卻也只是修到沸血境或者煉體境,來彌補一下自身不足,便不再多修。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怕是那些個天才也承受不起。因為武道便是需要日夜皆繼的錘煉,若長久不煉,氣血衰退,境界反而倒退。
像我,少年時煉至沸血,現已多年不做錘煉,在加之年老體衰,武道的本事早已沒得七七八八。
所以,想要兩者齊頭并進,反而落得中庸,不若專精一道得好。
所以你可以先習武道,如我這般,煉至沸血,以武道為踏腳石,精力充沛以后便更容易來修道。
當然,武道一途只要不是殘廢,身體無礙皆可修行。但道修一路,卻要講究天賦。倘若天賦異稟,則如順水推舟,修為日進,若是差的,則如逆水行舟,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