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皇后于馬上被擒。高王大喜,排宴堂中,為桐花賞功。兩人對酌,酒喝到一半,桐花說起爾朱皇后年少青春,絕世容顏。可惜國破家亡,真乃人生大不幸。高歡聽后,不覺心動,問:“爾朱皇后何在?”
桐花說:“軟禁在營。”
高歡說:“明日召來。”
桐花:明白。”
宴罷睡在一起。
第二天,高歡獨自坐在一個房間,召爾朱皇后及張氏至。皇后于庭中,高歡遙望,果真天資國色,蓋世無雙,于是下座迎之。皇后見高歡掩袂流涕。高歡再拜,爾朱皇后不得已也下拜。”
高歡說:“皇后不幸而遭國變,以至如此。此乃爾朱兆的過錯,不是皇后的錯。營中不便居住,此乃皇后舊府,后可居住。”命即送入內堂,一應服御器皿(min),著令皆照舊。過去宮女也令入內服侍。張氏及后只道高王相待之厚尚在天柱面上,并不為異。”
桐花聽了,來勸高歡說:“妾聽說大王留皇后在府,妾身認為不可。后居內堂,王在外堂,妾處東廳,雖然房屋深遠互相隔開,而同居一府,恐涉瓜田李下之嫌。為什么不讓她另住他處,以禮待之,如此,大王聲譽則振于天下。”
高王笑而不應。桐花覺其意,問:“高王是是不是又要納妾?”
高歡也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應。
桐花說:“大王建義,為永安復仇,故天下響應。若納其妻,非所以示天下也。且天下豈乏美女子,而犯此不義為?”
高歡說:“汝勿多言,同安一室可耳。”桐花知道高王態度不會改變,感嘆說:“早知美色惑人,后悔沒有當時放她離去,吾真是害了高王。”
高王笑而出。明日,高王召見張夫人出來,對她說:“你家犯滅門之罪,你與文殊皆會死。”
張氏跪在地上求饒,王說:“吾有一事托付給你,若能玉成,不但免死,還可富貴。你能做到嗎?”
張氏問:“什么事?”
高王說:“皇后年少終身未了,若肯跟吾,當以金屋貯之,禮待比正妃。你的兒子文殊也必恢復其世襲的爵位,以繼擎天柱之后。否則,爾朱絕矣。”
張氏點頭遵命,只是說:“不過高王不要心急,皇后性情剛烈如火,須以緩言勸她,短時間不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