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柳舟出神之際,太子已經說過了“智”,來到了德。
“德之一試,不在外物,而在于心,以心觀之,方可知德之真假。德試無旁人,只有參與德試者進入一方秘境,此秘境集天地靈氣,進入者淡忘所有事,做一個自己內心最想成為的身份,若在正確的時間作出正確的選擇,那便是真德,德試頭者沒有額外獎勵,因為德試本身便是一種自我的救贖。”
太子這一次沒有停頓,他繼而說道:“最后技之一試,就如同它的字面意思一般,主要在于‘技’上,技試所有弟子均可參加,不限境界高低,所有弟子進入壺中天地,能夠活到最后,自然登頂,技試最后的勝出者......”
太子在這里頓了頓,顯然,這技之一試才是整個八方宴五試的重頭戲,所有弟子均可參加,活到最后,那便是一場廝殺,至于其中還有無拉幫結派一說,另當別論,就比如你單單實力境界高上別人一層,你能夠面對十人的攻擊而突出重圍,但一百人呢?技之一試,看似只在于境界實力高低,實則還在于心計與策略,將之前的四試綜合在了一起,于是便有了這第五試。
太子后才說道:“技之一試勝出者可以向落陰王朝提出一個要求,至于要求能否達到,會經過落陰王朝的商討,若落陰王朝達不到所提的要求,那你再提一個便是,但我們也很期待最后勝出者的要求能不能讓我們感到為難,這也許比技試勝出還要困難。”
語畢,太子合上宣紙,微笑的看著眾人。
人群騷動,不少人議論紛紛,各個宗門內開始商討誰參加哪項,誰又保留實力到最后全力參與技試。
有很多目光聚集到了幾個人非常少的宗門當中,毫無疑問,那些被注視的人就是當今一代的年輕一輩當中的佼佼者。
但他們的劣勢也很明顯,就是他們人少,因為像北域上三宗這樣的實力參與八方宴來說,幾乎可以壟斷整個八方宴最后勝出者的獎項,所以,為了稍加限制和約束,基本在暗地里已經形成了心照不宣的規則,那就是像如此大的宗門,參宴人數不得超過三人。
而且還令其余小門宗派的弟子稍微有些放心的事情就是北域上三宗以及其他大的宗門因為修行資源的缺乏,明里暗里都有些競爭,宗門不合,在技試當中聯手的可能性非常小,那就意味著越強大的宗門內的弟子就越是形單影薄,孤軍奮戰,實力境界固然高,但是若面對一下這些小門宗派內弟子的聯手攻擊,他們也撐不了多久,難得堅持到技試的最后,這也許極大的權衡了技試的公平性,讓最后的結果變得模糊起來,每個人都有勝出的可能,至少不為零。
此次北域上三宗百日山來了兩名弟子,宋安言與顏寧寧。
上三宗之一鏡門來了三名女弟子。
上三宗最后一宗萬竹派來了三名弟子。
像這種名門宗派來參宴的弟子基本上都是這個規模,而向清風劍派如此的小劍派來的人便有十名之多,因
(本章未完,請翻頁)
為大部分都是到此一游,增長見識,積累經驗,但是現在看來,技試似乎都他們這種規模似乎很有利,而且劍派,書院,御海岸三宗關系向來不錯,能夠暗地里聯手先將最強的幾位先行淘汰,剩余事宜究竟如何再來商討也不遲。
柳舟心想體之一試自己沒有必要參與,那樣太過于明目張膽,太過于顯眼,反而會弄巧成拙,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至于心之一試自己勉強倒是能夠去碰碰運氣,自己已經修成金剛之軀,上輩子修了半輩子的佛,自己雖然已經無需再佛音凈身了,但是稍加鞏固,也許可能不需要經過凈水庵的水凈之法自己也能夠修成“經”,到時,修行只會事半功倍,歸一大成指日可待,便可以做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
常秋說過百年內大概會有五位登仙者,其中第一位就在最近這幾年隨時可能窺破天道,十松書院的蕭道成煉化了些許大松內千年前那位先生坐化歸天后所剩下的靈源,這將他本該達不到登仙的實力境界又狠狠的拉進了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