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永遠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然后去指責別人。
總感覺別人的一切,都是大風刮來的,就應該拿出來共享。而他自己卻不想著勞作,以為自己只需要在公眾平臺上,發表一些言論,自然而然的就有人去捧他的臭腳。
換句更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干啥啥不行,噴人第一名。
但是,往往這樣的人,總有一大群人去捧。
這些去捧他的人,都是跟那個學者一樣,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同樣地好逸惡勞。
就比如這個沈洪濤。
唐小川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個人就是之前的網絡上的那個著名學者。
天天鼓吹著不生三胎,降低百姓的養老金、公積金什么的。
以為人人都跟他一樣,拿著幾萬塊的月薪,開著公家的車,住著公家的房,沒有生活壓力。
現在的年輕人,哪一個不是996?為了生活奔波,還要給你生三胎?
唐小川就想問一句,生下來誰養?
自己的父母?作為當代的勞動主力大軍,這一屆的年輕人,都是在26到35之間,他們的父母,哪一個不是50多歲60歲的高齡?
讓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跟在三個孩子的后面跑?你是想要累死老人嗎?
別說請保姆,現在一線城市,一個保姆至少都是7000多塊錢的月薪,好一些的甚至上萬。
試問一下,這一屆的年輕人,有車貸,有房貸,還要贍養父母,供養孩子。現在再花每個月大幾千去請一個保姆?
對此,唐小川就想問一句,你考慮過年輕人的感受跟壓力了嗎?
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妻子或者丈夫中的一個離職在家。
且不說,賺錢養家的兩個主力,誰退下來,在家帶娃,會不會降低一家子的生活質量問題。
就說,丈夫或者妻子中的一個人在家做全職太太或者全職奶爸。長期與社會脫節,會不會造成夫妻間的價值感有代差。
想想看,丈夫在外面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面對著一個被三個孩子折磨了一天,精神處于崩潰邊緣的妻子。
然后因為丈夫進屋之后,沒有先換鞋,兩個人大吵了一架。
這樣的情況下,你覺得婚姻還能夠保持多久?
所以,在唐小川的心目中,這樣的學者,等同于說出“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司馬衷。
不深入民間,只會在頂層高談闊論,對此唐小川只能給他豎起兩根手指。
“就是,就是!大家同為國人,就應該相互幫助。支持沈洪濤教授!”
“+1”
“+2”
“+10086”
唐小川看著公屏一水的支持沈洪濤,他頓時感覺心累。
雖然他知道,這些人里面,有一部分是沈洪濤的支持者,但是絕對有幫子人,是見有利可圖,在那里起哄。
“多謝大家支持!讓我們一起,抵制這個夜風,讓他把物資都拿出來,平分給我們!”沈洪濤看著公屏上,有很多人都在支持自己,他頓時找回了以前的那種感覺。
天知道,這些天,自己是怎么過來的。
自己堂堂一個閩省大學教授,竟然跟一個普通老農一樣,天天只能守著十來平米的小島,以捕魚為生,還吃一頓餓三天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