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聽到唐小川的話,就知道唐小川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也就不再多說什么。
張治看著還在不斷走下戰船土著,張治有一些意外。
剛剛還沒有注意,貌似唐小川剛剛下船之后,這這土著就在不斷地下船。
這都多長時間了,怎么還在下船?
“小川啊,你這一次去土著的島嶼,收獲有多大啊?怎么我感覺這人有點多啊?”張治看著人群,有一些疑惑的問道。
“哦,你說土著啊?這一次我都帶過來了。”唐小川一開始沒有明白張治的意思。
可當他順著張治的目光看去,他就立馬明白張治的意思。
“什么?全部?”張治傻眼了。
他很清楚唐小川嘴里說的全部是什么意思。
他一開始就參與到了其中,自然知道土著的人口有多少。也很明白,唐小川不會說謊。
既然唐小川說的是全部,那就真的是所有的土著都被帶過來了。
而土著的人口,是在兩百左右,這也就是說,唐小川的這個島嶼上的人口,從今天開始,正式超過了200人。
一想到島嶼上的總人口超過200人,張治就突然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
別看現在唐小川的島嶼面積超過了21萬平米。
但是這21萬平米的面積,有很大一部分并不生產糧食。
島嶼被唐小川規劃的非常平均,有種植區域,有生產區域,還有住宅區域和放牧區域。
目前的所有區域都是平均分配的,每個區域大概只有4萬平米的樣子。
雖然島嶼總體面積是21萬平米,但是改造島嶼地形后,有5萬多平米并不適合種植,居住。
4萬平米看著很大,但實際上根本就做不了什么。
如果這四萬平米只是居住,別說200人,就算是再多一倍也可以。
到你說四萬平米來搞種植,需要養活200多人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就算這個島嶼上面,種植的農作物生長的再快,那也需要七天才會成熟。
而且,第一波種植的糧食,只是試種。收獲的糧食語言都留作種糧,準備播種第二輪。
按照方老的預計,起碼需要播種三輪才會有足夠的糧食可供食用。
這就是說,島嶼上起碼需要二十多天才能吃到自己種植的農產品。
這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直到農作物收獲,中間有20天的時間,整個島嶼都將陷入一種食物單一的情況。
每天能夠吃的東西,就只有魚肉。
張治這些天,天天吃魚,已經吃得快要吐了。
原本他還想著,等第一波糧食收獲了,搞一點水稻來做大米飯的。
現在看來,這個愿望就要落空了。
如果說,這天天吃魚還能忍受,那么還有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那就是這四萬平米的種植區域能不能養活這么多人。
首先,四萬平米的土地是400畝,按照種植的水稻來說,一畝水稻大概收獲是1800斤到2000斤左右。
所以在最好的極限情況下,一波種植能夠得到72萬斤的水稻收獲。也就是360噸的水稻。
按照一個人平均下來,每天吃2斤的大米。200人一線需要消耗400斤的糧食。
七天下來就是將近2噸的食物消耗。
看似七天消耗的糧食總量跟收貨量來說,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