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什么也沒顛覆。
陳曦版的戰漢志確實比陳珉版要詳實很多,對比他的弟弟陳珉對華哀王的通篇貶低,陳曦對后主華哀王的記敘也中肯了很多。
但…這沒什么用啊!
路淺溪也是滿懷期待的,極為小心的一點一點的將眼前這一策遺失千年的《戰漢志·后主傳策一》,在全世界的關注下緩緩的打開。
在打開時路淺溪還小聲的說…
“呃…我想個開場白啊,就是讓我們來重新了解一位全新的華哀王,一起走進他的傳奇人生吧!嗯!”
然后…路淺溪的目光落在了書簡上所寫的內容,陳曦的字確實光是看著給人就是一種享受,再加上他的文法相較于古代其他文人來說,更貼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因而這位書圣陳曦愿意寫這么多篇幅的后主傳,華哀王的人生一定要比他弟弟陳珉筆下寫得要輝煌得多。
再加上華哀王的陵墓確實是千古一帝才有的規格…
現在路淺溪要走進這位‘準千古一帝’的真正人生,在短暫的醞釀情緒后,路淺溪念出了木簡上陳曦所寫的《后主傳策一》內容。
‘建都五十七年,先主為華中王,立鎮為太子……’
這里的開篇和陳珉版本的后主傳是一模一樣的,當路淺溪念到下一段時,就是陳珉版的后主傳完全沒出現的內容了!
‘建興三年,相國董向北征魏未果復歸,后主雖幼卻與之論起戰事…’
路淺溪念到這里停頓了一下,這么早就關心前線戰事了?難不成真是一個少年天才?
可陳曦的下一句記載就直接拉跨了華哀王的形象,還是一瀉千里的那種!
“雖談卻無言,因斗雞之事未能久坐,即刻后主捧雞離席…”
啥玩意兒?董相國他在語重心長的和你談前線戰事呢?你聽到一半就跑去斗雞了?
這種行為未免也華哀王了吧?
路淺溪起初還以為這只是華哀王年齡還太小不懂事的原因,但她錯了…
“建興六年,后主攜其雞至陳氏宅邸,與黍子共斗之。戰三回后主不敵,隨大怒欲回走明日再戰,黍子應允退之,翌日后主復訪,其雞為金距,再與黍子再斗…”
“建興七年,后主于宮中觀舞聽曲…”
路淺溪念著念著逐漸念完了《后主傳策一》《后主傳策二》《后主傳策三》,一直念到了《后主傳策十五》時,她真的有一種想要掀桌的沖動。
你他娘的華哀王!你前半生除了斗雞和觀舞聽曲之外就沒其他的事可做了嗎?啊?!
后主傳里除去其他武將和文臣的內容,凡是提到華哀王的部份都是在干這倆事兒。
這一刻路淺溪開始懷疑華哀王到底是不是華昭烈王的親兒子。
華昭烈王十六歲就開始從軍打仗了,先主傳完全就是一本白手起家的熱血奮斗史。
到了后主傳…要么是斗雞贏了誰誰家,要么就是在哪觀舞聽曲,這玩意兒干脆別叫后主傳就算了,而是該叫《聞雞起舞綜合手冊》!
路淺溪捂著額頭看著《后主傳策十六》的內容,感覺非常的疲憊,直播彈幕也在問‘請問這里是斗雞下注直播間嗎?現在華哀王在和誰打?陳曦本人?’
但當路淺溪打開了《后主傳策十六》時,里面的內容終于有了點變化!
終于看不見雞這個字了,路淺溪強打起精神念了起來。
‘建興十一年,后主游于江南,欲探尋仙閣未果,被董衍擒之…啊這!’
路淺溪念到一半瞬間尬住了。
直播間已經是清一色的拍地大笑的表情。
‘這是華哀王上網吧被家長抓了嗎?這也太丟人了!’
‘往青*里跑被家長抓更嚴重吧?也不知道董相國當時是什么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