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遠魏王在這里,且是全盛時期的遠魏,可能直接被眾人推舉成盟主了,當然大概率遠魏王不會管這一堆小諸侯王,直接自己帶兵去打西涼國去了。
可現在遠魏王不在,河西王袁梅早早就跑到漢中囤住去了,兩大最大的諸侯王都不在,他們在場的這些小諸侯王,誰敢冒頭當盟主,誰就是西涼國鐵騎大軍還有司馬家集火的二號目標!
“不知這位東吳大都督愿意派遣幾位江東虎將與多少援軍加入討董聯盟?”秦鎮在這時出聲問。
江東并不想打著自己的旗號去和西涼國干架,所以整了一個討董聯盟出來…那聯盟中的將卒都理應聽盟主號令。
“五千精銳水軍!兩位將星虎臣助聯軍討賊!”
周瑾也是大手筆,雖借出去的軍隊要暫時聽盟主指揮,但打完了仗,或者打了敗仗這些精兵和虎將還是會回江東的,純粹一個雇傭兵的性質。
而周瑾也觀察到了看著有些躍躍欲試的秦鎮問。
“華中王少年英杰,聽聞曾于江城中以大火滅鄧載十萬大軍,不知可有意愿擔任此次討董聯盟的盟主之位,替天討逆?”
周瑾這句話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在給秦鎮挖坑,郭隼也假裝的微微搖頭讓秦鎮不要接,但秦鎮就是在等這個坑!
秦鎮站起身來拔出了自己的佩劍,此劍是先父華昭烈王秦玄傳下,為秦漢寶器,削鐵如泥,氣勢逼人!
當然秦鎮暫時沒機會說出那句‘我劍也未嘗不利’的千古名句,但還是用極為慷慨激昂的語氣對著周圍一眾諸侯王說。
“好!數日前雨夜天子身死,本王親眼睹之,作為秦漢宗親每日每夜都恨自己無能為天子報仇!今日煩請眾位諸侯王助本王一臂之力!!”
“好一個少年英雄!交州之地愿出一萬精兵助華中王討賊!”
“也好,遼東國雖地勢偏遠,但本王愿出錢糧助華中王傾討逆賊!”
“臣多年食漢祿,作為秦漢之臣天子之死也不能視而不見,愿寫檄文發于天下,狀王上聲威,共邀天下士人共討逆賊!”
秦鎮在挺身而出之后瞬間得到了在場不少諸侯與重臣的支持,一方面是秦鎮那晚在雨夜中的表現確確實實證明了秦鎮不是無能怯懦之輩。
所以他們該給援軍的給援軍,該援助糧草的援助糧草,該寫文加BUFF的加BUFF。
另一方面是…他們需要一個背鍋俠,諸侯聯軍的盟主雖可以統合十八路聯軍,聽起來是個肥差實際上…
“周某欽佩華中王之勇!但諸侯聯軍的盟主之職并非能輕易勝任!在坐諸侯與重臣都為報天子血仇而下心血,不知華中王認為以此聯軍拿下何等功績,才不負眾臣與諸侯的期望?”
周瑾這是把問題扔到了秦鎮的身上,諸侯聯軍的援軍還有糧草也不是白拿的,你要打出成績來啊!
“可將…西涼逆賊大軍逼回西涼境內否?”
周瑾這試探性問的這一句,讓其他諸侯王都紛紛再次噓聲,因為他們知道就算聯軍的數目翻了一整倍,也不可能將如今聲威正盛有外域大軍援助的西涼大軍給打回西涼!
就算有遠魏國相助那也不一定能辦到,再說現在遠魏自己都自身難保了,還援助華中之國?不可能!
“此事本王確實難辦到。”秦鎮也很坦然的說。
其他秦漢老臣還有年邁的諸侯王,看見秦鎮這樣子紛紛贊許的點了點頭,不驕狂,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少,對于一位年輕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
可秦鎮下句話讓他們的這句評價全都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