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周瑾是被西涼大軍困在樊城更加恰當,畢竟剛經歷咸京城的天子大典,在樊城做中轉小歇,其他在場的諸侯恐怕也是這樣,所以城內的狀況可能多是重要的諸侯和文臣,但能用的兵力和武將極其稀少。”
在一位院士的分析下,包括季院長在內的其他人全都根據《貂蟬像》上描繪的景色,開始辨認起了大帳中所坐的諸侯和秦漢重臣。
結果這不辨認還好,一辨認在場所有人的心都繃緊了。
要是現在西涼軍攻破了樊城,那中原的戰局很有可能會失去任何懸念直接走向終局!以西涼軍和司馬家取勝為結果的終局!
雖這就是現有史料記載的最終結局,可華哀王墓葬發掘出的種種顛覆性的史料和歷史記錄,讓所有人都對仙武戰漢末期這段悲劇的歷史有了新的希望。
畫作中的眾諸侯當然也不想死,奇怪的是西涼大軍此時并未進攻,大將華項更是直接來到了樊城的城墻之下叫囂,樊城的守軍也為對其拉弓逼退,而是任由華項在城墻下挑釁。
“這是…斗將?”
季院長看著大帳中也走出了一位將領,可看那架勢不太像是領兵出戰,反而更像是在準備獨自出戰迎戰華項。
“這確實是現有的情況下,能以最小的傷亡為代價擊退西涼大軍的方式了。”
“可現在樊城帳中真的有能打贏華項的武將在嗎?”
這一問不止是后世一眾歷史學家所疑慮的,也是此時位于樊城大帳之中一眾諸侯所疑慮的事情。
但比起大帳中的諸侯和文臣們在憂慮,大帳中的武將們卻為此興奮不已,因為他們都感覺到了…感覺到了樊城陣前的將星之力匯聚。
只要誰能陣斬華項,那就必然能點亮將星,躋身頂尖大將之列!
點亮將星!或者是讓自己的將星更上一重!這可能是天下所有武將和文臣畢生的追求。
“賊將華項于陣前挑釁,只可惜我方大將許諸不在,眾諸侯帳下可有大將出陣斬之?”
遠魏王曹公也感覺得出樊城陣前的將星之力還在匯聚,而想要讓其匯聚到巔峰,必然是要獻祭上那些失敗者的鮮血。
可帳中的大將們似乎沒有認為自己將會是失敗者。
于是在重賞之下必然有勇夫,終于有一位諸侯王帳下的大將按捺不住出列了。
“末將俞步愿為先鋒!去取華項首級!”
壽春袁正帳下的一位大將出列請戰,壽春王袁正雖是河西王袁梅之弟,在這個世界卻成了忠實的擁曹派…可以算是遠魏的附屬國,所以這位俞步也能算半個遠魏大將。
“勇氣可嘉!曹某親自為將軍斟酒!祝將軍拿下敵將首級!”
遠魏王不愧是遠魏王,曹公雖表面上認可秦鎮為盟主之位,但大帳中他至始至終都是那個把控全局,掌控整個諸侯聯盟的那個人…
秦鎮坐在旁邊反倒是成了一位小透明,但秦鎮也沒介意遠魏王在這時候搶戲,一是秦鎮現在沒這個能力將‘戲’從遠魏王的手里搶回來,二是還沒到時候。
于是俞步接過了曹公親自遞過來的溫酒,在一飲而盡之后直接將酒杯摔下,然后拿起了自己的武器翻身上馬,殺氣騰騰的向著樊城之外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