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萬里,惠風和暢。
漓水畔,蓮田邊,聚集了無數鄉民,人聲鼎沸。
十幾名護衛擋住圍觀的鄉民,維持著這里的秩序。
眾人圍觀著擺在正中的那張供桌,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聽說來了位高人,能降服水鬼,眾人都興奮不已,一早得了消息,紛紛趕來圍觀,連活計都顧不上了。
只是太陽越升越高,這供桌都擺好許久了,也沒見高人出現,眾人那顆焦灼的心,被大太陽炙烤得越來越不耐,終于不再像初時那樣興奮。
有人說,那所謂的高人,大約也是個神棍,打著降妖除魔的旗號,訛詐城主,等著瞧吧,肯定還得變瘋子。
有人反駁說,他見過那位高人,就是昨天和瑄瑤小姐斗酒的那位公子,他親眼看見對方喝下半缸酒,卻面不改色,一般人,哪兒有這等本事?
還有人說,高人不止一個,是一男一女,聽說是什么天師道的正統傳人,這年頭,招搖撞騙的人太多了,還得見著真本事才能作準。
一時,眾說紛紜,鬧哄哄像群麻雀在開會。
俄而,有人高喊一聲:“城主來了,快讓道!”
眾人聞言,風也似的分成兩邊,為那行由遠及近的隊伍,讓出道來。
隨著開道的護衛走近,三乘四人抬的轎攆,逐漸映入眼簾。
鄉民等得疲倦的心,終于又活躍了起來。
當先一乘轎攆坐著的是楚城主,他頭戴幃帽,一身白衣,轎攆邊跟著小步疾走的陳管事。
附近鄉民或多或少都見過城主的這副裝扮,即便沒見過的,對陳管事也不陌生,肯定了他的身份,也不覺稀奇,視線自然而然往后移去。
后面并列抬著的兩乘轎攆上,坐著的正是秦幽和長生。
長生雖參與過不少法事,但沒有一場是被抬進來的,她有些不適應。
尤其是在鄉民們夾道歡迎的時候,她總覺得自己應該比個拉風的動作,方能配得上這個場面。
于是,她一會兒正襟危坐,雙目炯炯,注視前方。
一會兒靠在靠背上,兩手搭著扶手,盡量讓自己顯得不那么拘謹。
一會兒又對著鄉民們揮揮手,回應一番他們的熱情。
但無論她怎么擺弄姿勢,卻總覺得不自在,只因,她將自己看做眾人的焦點。
直到她發現,在場的鄉民不論男女老少,他們的目光都只追隨著她身邊,她才漸漸醒悟過來,原來這幫子人看的都不是她,而是……
她恨恨轉眸,看向身畔的人,秦幽怡然自得地靠坐在轎攆上,折扇輕搖,鳳眸微瞇,很是享受迎面吹來的和風。
至于,那些火熱的視線,是否聚焦在自己身上,是否閃爍著殷切的期盼,他一點也不在乎。
長生暗暗磨牙,輕哼一聲,隨意歪坐在轎攆上,這下好了,心底雖然不大舒適,人卻自在多了。
三乘轎攆來到護衛的保護圈內,依次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