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怡的話,讓方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那就是把周杰倫的歌一首一首的復制過來。
雖然自己前世不是一個歌手,在音樂上也沒什么造詣,但作為一個十幾年的鐵粉,周杰倫的每首歌,他都會唱,每一句歌詞他都記得。
其中最熟的那首稻香,更是陪伴他度過無數個日日夜夜。
方然很清楚音樂對于人的力量有多么大,他希望周杰倫的歌也能在這個世界為人所知。
而且這個世界現在韓流洶涌,身為一個華國人,為了抵御其他國家的文化侵襲,為了自己國家的文化輸出,他也不能坐視不管。
很明顯這個世界的華語樂壇,正急需一個中國風來引領當代年輕人的潮流。
而他,恰好具備這個能力。
確認目標后,方然習慣性的拿起筆,然后拿出草稿紙,在上面一邊瞎畫,一邊思考這件事該如何落實。
前世他寫小說的時候就是這樣。
前面幾本想到什么寫什么,開始時覺得自己大腦里想法甚多,靈感滔滔不絕,但最后都無一例外的寫不下去。
碼字像便秘一樣,怎么也出不來。
后來他就開始寫大綱,寫細綱。
然后就變得越寫越順,越寫越好,最后走向精品。
自那以后,他就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有規劃才能事半功倍的成功。
在草稿紙上一陣亂劃之后,方然發現音樂和小說其實一樣,如果不出道,只發歌的話,問題就很簡單,只有兩個。
1、版權。
這個不用擔心,前世各大音樂網站上就能發表個人作品,版權屬于個人,網站只有播放權。
更不用說版權法律非常完善的這個世界了。
2、歌曲制作。
作為一個看過周杰倫全部紀錄片的資深杰迷,他很清楚周杰倫的歌其實難度極高。
編曲復雜,唱功要求也不低。
快歌節奏難以把握,慢歌高音、真假音轉換都不簡單。
MV暫且不談,那不是現在該考慮的事情。
綜上,方然決定先從簡單的開始。
也就是他最喜歡,聽過最多也唱過最多的“稻香”。
當然,相對簡單的稻香其實也不簡單。
這首大膽以嘻哈和民謠兩種音樂相結合的年度金曲,甚至在前奏加入了蟋蟀聲。
不過,方然也不著急。
路都是一步一步走的。
......
數學課很快結束,數學老師也意料之中的整節課都沒有點方然回答問題。
只是在臨走之時,深深的看了座位上低著頭的方然一眼。
老師離開后,高一八班的課間還是一樣的安靜。
接下來的幾節課也是一樣,每個老師都默契的沒有點方然回答問題。
而方然倒沒有像數學課一樣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而是聽得非常認真。
不懂的都在下課后向身邊的沈心怡詢問。
沈心怡也都一一耐心解答。
和方然不同,沈心怡屬于初中成績中等偏上的,進入高中后才越來越好。
她第二次月考剛剛進年紀前五十名,以清水一中的歷屆成績,大概是離985差一點的地步。
不過,她數學和物理都有點拖后腿,這兩門提起來的話,有沖擊年級前十名的機會,這也是吳曉青把她安排和方然做同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