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食堂里。
方然和沈心怡跟往常一樣相對而坐吃著飯。
偶爾會有方然分班前的同學看到他,和旁邊人說“看,那個就是方然,長得帥吧!”
然后旁人回答“確實帥。”
不過,此時吃著飯的高一八班的同學們關心的事情已經不在這上面了。
最后一節班會課,方然講的話實在是讓他們每個人都深思不已。
因為這個年代很少有人想過讀書是為了什么。
而他們很多人也才第一次想到過方然說的那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絕大多數夢想都需要知識來支撐。
而知識顯然需要在學校打好基礎。
所以,他們很多人都在一邊吃飯一邊在手機上查著自己夢想需要什么樣的知識。
另一部分人則在思考,自己的夢想究竟是什么。
等到下午回到教室后,上課時各科老師都在講試卷。
以往來說講試卷的時候學生們一般都聽得并不認真,很多人都只是聽自己錯題的地方。
可今天下午高一八班的老師們發現,同學們聽得似乎太認真了。
一進教室他們就看到學生們端正的坐在座位上,眼神之中流露的是對知識的渴望,似乎充滿靈動,而不像之前那樣為了學習而學習。
全班包括最后兩排的同學,沒有一個人走神或者偷偷玩。
整個下午都是這樣,每節課都是如此。
搞得高一八班的老師們都有點奇怪,雖說他們知道方然的情況和方然這次考試的優秀發揮。
但這應該并不足以對全班同學都起到這么大的激勵作用。
后來和吳曉青交流他們才知道,原來是方然班會課時說了那么一番話。
仔細一想后,他們也明白了。
確實如此。
讀書時任長輩說讀書重要說得天翻地覆,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們也聽不進去。
但換成一個同齡人,用自己的經歷和理解來說,他讀書就是為了以后得夢想,這樣每個學生都會反思自己。
因為這樣,他們才會感同身受。
......
相比于高一八班的劇變而言,19班和20班兩個班的學生也都認識了方然這個名字。
不少人都暗下決心,下次月考一定奪回各科第一。
因為19、和20班的學生大都是優先錄取考試中表現優秀的和中考名列前茅的那批人。
天賦高,自律性也足夠,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都沒問題。
所以19班20班的老師看到班上的學生們認真對待起來,也就沒多說什么。
在他們看來,方然可能也就是一次發揮特別好,或者說這段時間這塊知識點學得很好,所以才數學物理都考了滿分。
至于語文這門,不好說,誰都可能第一。
同樣,兩個實驗班的學生也大都是這樣想的。
一次意外而已,不足為懼。
況且這次月考總分第一名還是他們實驗班的,王若儀。
雖然單科沒有第一,但沒有一科拉胯,第一理應是她。
只是,除了王若儀本人以外,沒人知道她這次考了第一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興。
......
19班教室。
王若儀的座位在窗邊,她的同桌是蘇穎。
此時正是下午最后一節自習課。
王若儀看著窗外遠處的火車軌道,靜靜發呆。
看到閨蜜這次考了第一,卻心事重重的樣子,蘇穎湊過去小聲問道:“怎么了?考了第一你還不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