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學生如果每節課都能保證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在認真聽講,并全都學進去了,成績就不會差。
如果百分之九十,就能達到尖子生。
如果百分之百,年級第一也不是問題。
而此時周華興口中強調的40分鐘,很明顯意思就是在說高一八班全班都在百分之百的認真聽講。
雖然這種說法有點夸張,但是也說明了他們全班的學習都極為認真。
“真的。”周華興肯定道。
前幾天,陳建銘巡視時路過八班,就看到了這驚人的一幕。
然后把事情和他說了。
周華興還不信,親自去看了。
當他在窗戶外,看到教室里包括最后一排的同學每個人臉上都是全神貫注的樣子,求知若渴的眼神時。
周華興信了。
雖然眼見為實,但他當時心里依然是止不住的震驚。
這種學習狀態,他當老師加校長近三十年了,都沒在任何一個班上看到過。
雖然說出來會很夸張,但這個高一八班,讓他有一種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感覺。
后來,周華興又巡視了幾次。
高一八班的學生們上課都是一樣的認真。
有一次他在窗外看的時候,剛好下課。
隨著鈴聲打響,全班同學并沒有從學習狀態中脫離出來,而是有的拉著老師問問題,有的互相問。
每個人都在交流學習。
其中方然旁邊也是圍了一大群人。
而周華興也從和吳曉青的交談中得知,這一切基本都是方然的努力......
他用他特殊的經歷,和聰明的頭腦,以身作則,造就了這樣的一個高一八班。
“是方然弄的?”余響林問道。
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方然。
“嗯。”周華興點頭道。
接著他把方然所做的事情詳細的和余響林說了一下。
聽完之后,余響林感嘆道:“難怪他能寫出我愛你中國這樣的歌來了。”
這一瞬間,余響林感覺自己這輩子打心底里佩服的人之中,要再加一個方然了。
其他的都是偉人。
而方然雖然還沒到那個年齡,但也沒誰在他這個年齡做的事有他這么令人震驚而敬佩了。
“他才15歲吧。”余響林朝著高一八班坐在靠后位置的一個男孩身上看去。
“嗯。”周華興回道,“元旦當天他就16了。”
余響林眼里一亮。
想開口,但還是沒說什么。
方然比他孫子也大不了很多,他有一種想給他過生日的感覺。
但想了想。
還是不行,也不合適。
周華興也是這般想法。
兩個校長心里都想的一樣,方然的這個生日,還是由現在坐在他旁邊的沈心怡也就是那天彈吉他的女孩陪他過比較合適。
看了方然許久,直到元旦匯演臨近開始,周華興和余響林才將目光收回,轉到臺上。
此時,觀眾席上高一八班里。
沈心怡正大方的坐在方然旁邊。
她知道明天就是方然的生日,而昨天是她自己的生日。
方然卻并不知道。
不過沈心怡一點也不在意,她知道方然這段時間做的事情很多。
又是音樂又是小說,又是幫助同學。
沒有哪個高一學生比他還忙了。
所以沈心怡并不想因為自己的生日讓他分心。
而方然的生日,她是一定得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