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周小山一拍大腿,露出了一絲后怕的表情,說道,“還有一點,就是頭飾!”
周小山的手在腦袋上比劃了一下,在場的幾位戲曲演員都是一副了然的表情,就知道他想要說什么了。
林桐笑著說道,“你是想說‘勒頭’是吧!”
周小山激動的說道,“對對對,就是勒頭,我的天啊,就光綁那一個頭,就讓我惡心了好半天,二十分鐘的時間啊,我就惡心的吐出來了!”
勒頭:是戲曲中的化妝手法,用布帶子將頭勒緊,把眼角吊起來,為了塑造角色的個性,而是為了好看。
坐在他身邊的張可笑呵呵的說道,“不管是京劇演員還是地方戲的演員,都是要有這個過程的,把這個過程給練過去,慢慢就不疼了。”
李玉福先生笑著說道,“但是,一般勒頭的師傅都是要有技巧的,你勒的地方錯了,自然就會發暈,勒對了,就不會暈!”
林桐笑著說道,“雪姐,小山,聽到嗎,我們戲曲啊,每一個步驟其實都是有講究的,不是誰簡簡單單就能來的。”
夏雪笑嘻嘻的說道,“對了,我之前聽老郭說一段相聲,說的就是,如果京劇院重新招人的話,那些蒙事的人,絕對不敢去報名,因為那是需要真功夫的,你會不會京劇,人家一眼就能看出來!”
林桐笑著說道,“這一點倒是沒錯,有人覺得唱戲很簡單,確實,唱戲不難,有嘴就能唱,難的是,你能上臺嗎,你別看現在大街上,公園里,有一群人圍著他,看他唱戲,但是你讓他扮上,穿上戲服,帶上盔頭,扎上靠,往臺上那么一站,都不用我們內行人說,就那些看戲的人都能看出來,這人他不是干這個的。”
“不管是京劇還是地方戲,每一個能夠上臺的演員,起碼也要經歷四五年的學習,你才能知道上臺之后,你站在那里,該怎么走,手勢,眼神該怎么用,光會唱可不行,京劇,從來都不是光會唱就能賣座的!”
林桐的一番話,贏得了在場四位前輩的認同,尤其是李玉福和張可,看向林桐的眼神更加的溫和了。
李玉福嘆了口氣,說道,“這小子,別看年紀不大,但是對戲曲的認識還真是挺深刻的,不錯,不錯!”
“我們今天選擇在頤和園做這個節目,不管是德和樓還是現在這個聽鸝館,在清朝的時候,都是給皇上給太后唱戲的地方,這里應該算是華夏京劇的起源地了,我想,在座的各位,不管師父,還是師父的師父,很有可能就在這里唱過戲,所以,我們這次就做了這么一個頤和戲社,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主動地去看到這些了不起的博大精深的華夏戲曲!”
林桐看著幾位前輩,淡淡的說道。
幾位前輩都是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林桐笑著說道,“我雖然是京劇演員,但是我還是一個歌手,這些年,華語樂壇的發展看在眼里,很是羨慕啊,但是這流行歌曲在華夏才多少年啊,咱們的這些戲曲都已經傳承了多少年了,都是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沉淀下來的,擁有這么悠久的歷史,怎么可能在我們這個時代讓戲曲沒落下去呢!”
“所以我作為一個學戲這么多年的小學徒,想要為咱們華夏的戲曲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
看著林桐這一番情深意切的話,幾位前輩都是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不如,幾位前輩給我們這個頤和戲社留下幾句寄語,讓以后來到這里的年輕人們都能夠更好的理解咱們戲曲的博大精深!”
林桐沖著四位前輩鞠了一躬。
李玉福先生想了想,說道,“我就說說咱們的京劇吧,別說什么國粹不國粹的了,跟當年的繁榮已經一天一地了,所以,必須要和現代社會有所聯系,我很認同林桐說的話,戲曲,必須要讓年輕人參與進來,不管是來看,還是來演,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京劇更加的有生命力,讓我們這些從業人員心里面踏實,小子,你這件事,做的是真好,當師爺的也得謝謝你啊!”
說著,李玉福先生沖著林桐拱了拱手,嚇得林桐趕緊起身,走上前去,苦笑著說道,“師爺,您這是打我臉了,作為一個京劇演員,我做這些,真的就是分內之事啊!”
李玉福的眼中閃著一絲淚花,欣慰的拍了拍林桐的后背,對于這個小徒孫,她今天算是認下了。